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20分)(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家国情怀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 , 以己之力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她)所做的事情, 也许并不是妇        (rú)皆知。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         (lán),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妇      (rú) 皆知

②五彩斑      (lán)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亘         (A.hén    B.gèn)

②锲          (A.qiè    B.qì )

(3)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鞠躬尽瘁 B . 锲而不舍 C . 当之无愧 D . 锋芒毕露
2、古诗文名句填空。

    家是一首多味的诗,身在远方的人,乡情常常会在某一瞬间漫上心头。李白在深夜听着远处飘来的别离之曲,不禁吟叹“①            ”;岑参远赴边塞, 途中望乡,一句“②            ”,让人动容;花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沙场,暮宿黄河边,“③            ”,坚强背后是少女心中的不舍与孤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蒙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往事耳      

③有卖油翁担而立      

以杓酌油沥之      

4、五千年文明古国,汉字是至关重要的承载。字形在演变,字音也在变,但造字者的初心, 却深藏在汉字之中,源远流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的“明”、“和谐” 的“和”以及“友善”的“友”,这几个都是会意字。让我们揣摩这些字,体会造字者那份良苦用心,根据示例将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完整。

汉字

古体字

字形组成

字义阐释

引申义

左边为“月”右边为“日”起普照。

从地球上看,最明亮的天体莫过于日、月。日月合体,更显光明。

清楚、明亮、公开、明白

左边为“口”右边为“禾",要吃粮食。

口吃粮食,身体和顺。

      

      

二人亲近,密切合作。

相好友善、志同道合

5、阅读下面文字,在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句话,与上下文构成排比。

二、阅读(55分)(共5小题)

1、名著阅读。
(1)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提到,“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处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批注,要求分析下列表格中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三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

祥子

的表情

语段摘录

批    注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

【示例】

祥子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攒够钱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因而极度喜悦到几乎要哭。

从三处表情

“哭”“笑”“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  ③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

    ①   

不喜也不哭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

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②   

(2)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刚柔并济 女性形象。花木兰替父从军,十二年战场生涯,勇猛杀敌;国家重归和平时她回到家里,依然是替父从军之前的那一个身着普通布衣、爱美的女子,侍奉父母的孝顺女儿。请你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一位女性,结合相关情节,具体分析其刚柔并济的性格与品质。

A.小福子(《骆驼祥子》)

B.江姐(《红岩》)

C.徐改霞(《创业史》)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罗师傅

王尚桐

①老罗师傅是位送水工。我也记不清老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我们小区送水的,他好像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②瘦瘦高高的老罗木讷寡言,河南人,见人只是嘿嘿一笑。因为种田难以支撑儿子上大学的开销,年过半百,进城打工。除此之外,大家对他的信息知之甚少。人们也不知道老罗公司的名称,每次见水桶快见底时,只要拨打老罗永不关机的手机,即便是夜间八九点钟,老罗也挪着不慌不忙的步子,登楼送水,撩一把汗,换上塑料鞋套,将一桶“阿依苏”矿泉水稳稳装在饮水机上。交接十二元水费,拎着空桶,嘿嘿一笑后转身离开。有时家中临时有事,锁门不在,老罗便会将水放在门口,等下次再付费。一天又一天,老罗成了小区中的一员,家家离不开他。

③炎热的夏天来了,小区时不时会陷入“水荒”,邻居们可能都觉不到老罗多年如一日的存在。老罗解释道,天热山上的泉眼越来越细,取水的人越来越多,拉水车每次都需要排队好长时间,小区也疯传老罗他们公司的水以次充好。山上的泉眼终于干涸了,纯净水取代了矿泉水,价码也从十二元降成十元一桶。

④小区的住户纷纷议论纯净水的水质,有沉淀了,出异味了,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人们也很快接受了老罗送来的纯净水,日子便又重回往日的平静。而老罗依然沉默寡言,依然及时送水,依然嘿嘿一笑。要说老罗送水有何不便,就是每次送水大家提前备好十元零钱,老罗不习惯移动支付。于是,有人调侃了:“老罗,我教你微信支付吧。”“老罗,再用现金支付就打折。”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不中,小区里老人多,用现金支付习惯,不麻烦。”

⑤老罗默默地送水,日子也静静地流淌。直到有一天,老罗的电话突然关机了,这可是从未出现的状况,人们种种猜测和抱怨。不久传来消息,老罗心梗,已经走了。这么突然!想想他的质朴和憨厚,想想他的尽职和尽责,大家叹息,好人一个。

⑥老罗一走,大家只好按着水桶上的电话订购纯净水。一日,我打电话订水后,来了一位头戴棒球帽,戴耳机的年轻人,二十来岁,很帅,很酷。我想以后就要和这位小师傅打交道了,便主动索要他的电话号码。小伙子头也不抬,“水桶上有电话,订水和公司联系。”我有点尴尬,不过这只是变化的开端。一次,打电话订水后,因临时家中有事锁门外出,回来时门口却没有往常一样的水桶。第二天,在小区碰到了小伙子,问起此事,他好一顿数落,抱怨我让他白跑一趟。还说以前都是师傅老罗替我们垫资,自己不会那样做的。

⑦小伙子还规定了送水的时段,上午A区,下午B区,不再随叫随到,几乎一夜之间,小伙子站在了舆论风口:送水不及时,态度生硬,只通过微信收费,老人们感到非常不便。不久,公司又开通了二维码订水,只需在平台上付费订水并填写地址,然后排队等候。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这种送水方式。

⑧从此,除了偶尔在小区照面,碰见小师傅的机会少了,生活也再度回归平淡。只是偶尔还会忆起憨厚的老罗,在楼道里晃动着瘦高的身形,剪开熹微的光影,扛着沉甸甸的水桶缓步走来。可是又有谁想过老罗师傅曾经在心里想过些啥呢?

⑨老罗走了,和老罗一起走的,还有他的时代。

(有删改)

(1)文章多次将老罗师傅与小师傅进行对比。请在下列相应处补写情节并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

(2)文章写老罗时反复出现“嘿嘿一笑”。请分析下列两处“嘿嘿一笑”分别表现出老罗当时怎样的心理。

①老罗听了,还是嘿嘿一笑,并不言声。

②老罗依旧嘿嘿一笑,最多带着浓浓河南口音回一句话……

(3)文章的老罗与杨绛笔下的老王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从两个人的品性、处境与作者的情感来进行比较分析。
3、阅读下面非文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

①这个时刻,天正暗下来,黄昏将近,我站在窗前,朝侧面的楼栋微笑。我之所以持续保持微笑,是怕出事。侧面楼栋一户人家的窗前,一位老人,打开玻璃窗,对着户外颤抖哀号:“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我听见了。我立刻冲到窗前,打开我家窗户,寻求老人目光,向他摆手摇手,“喂——爹爹”我使出最温和安详的嗓音,与他打招呼。由于角度关系,我无法判断他是否看见了我。我就努力持续着,持续着,直至他终于朝我这边转过脸。然后老人停止了,关上窗户进屋了。可我还是不放心,赶紧给物业打了紧急求助电话,请他们务必上楼敲门,去查看一下,看看是否为孤寡老人?问问是否发生了困难?如果老人有什么需要,只要我们家有。物业也非常尽职,答应马上就去。这一阵忙乎,夜色已黑。这个时刻,是隔离的第 28 天了。焦虑和急躁开始在人们心里蔓延,我们需要对付更多敌人包括在自己心里逐渐扩大的阴影。

②这个时刻,新冠病毒还在肆虐,而武汉,也已经出台了疫情爆发以来最为严格的隔离严控措施,所有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收治病床在每天扩大,医疗一线医务人员们正在冒死救治病人。人与病毒的搏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吞噬与反吞噬,进入胶着化状态,这个时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劲。然而,人们在家隔离已经第28天了,有人坐不住了,有人千方百计偷跑出去,有人吃不惯配送的简单蔬菜,想吃鲜鱼鲜肉和热腾腾的热干面了,还有人带着孩子出来遛弯,还说“怕么事唦,注意点就行了,关家里人都关苕了”。此情此景,说真的,太急人也太恨人了!事实非常清楚,如果不彻底阻断人传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接受采访,与我熟悉的记者朋友开玩笑说:这个时刻,对于这样一些还不知死活的人,如果是我,我的办法就是直接一拳打晕他,拖他回家,再丢一周吃食,封死大门——这是玩笑。可这也不是玩笑——这个时刻,如果还有人不珍惜生命同时还危害他人生命,就只能强制他珍惜自己。说是这么说,我当然没有打晕任何人,而是恰恰相反,我在对一位陌生老人微笑,朝他摇手,希望能够安慰到他。

③这个时刻,日常生活不再是常言所谓的日常生活了,直接就是保卫生命。这个时刻,当我们看见小女孩子的母亲被病毒夺去了生命,小女孩子追在后面哭嚎,这也不再是世间一般的生离死别,而是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冲上去,搂过小孩子,为她戴上口罩, 尽快哄住她的号啕大哭,以免病毒趁机潜入她敞开的咽喉与肺脏;这个时刻,我们就是小女孩的母亲,而不仅仅只是拍视频的看客。

④这个时刻,唯有保卫生命是最高准则。因此我们能做一件事情,就做一件事;能帮一个人,就帮一个人;底线是我们首先做好自己。这个时刻,真正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时刻,我们得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力量汇聚成人类的强大意志,把我们生命夺回来!

⑤这个时刻,心神稳定是我们的拯救,理性冷静是我们的力量,勇敢顽强是我们的必须,咬牙挺住是我们的本分。又一个黎明来临,拉开窗帘,东方既白,太阳照常升起,这个时刻,我们必须忍住悲伤,克服畏惧,去希望窗外的希望。

(1)文章具体描述了“这个时刻”的哪些情景?请分点概括。
(2)请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某时候才是个头哇——某时候才是个头哇——”

“喂——爹爹”

两处破折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知识小贴士:破折号(——),可用于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在传情达意上,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作用。

②“我就努力持续着,持续着,直至他终于朝我这边转过脸。”“终于”这个词表现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3)面对隔离期间按捺不住心情想随意出门的人,请你选用文章里的一句话做劝诫性质的宣传标语抄在横线上,并结合宣传标语的目的与特点说明选用的理由。

【宣传标语特点】文字简短,目的明确,充满力量,语言得体。

我选用的句子:............................

理由:............................

(4)文章的标题为《第28天隔离了,这个时刻!》,其逗号前后的内容可否调换顺序?请结合全文与作者写作意图阐明你的观点。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辽受曹公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火起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曰:“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即得首谋者,杀之。

冯述评:周亚夫将兵讨七国,军中尝夜惊。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吴汉为大司马,尝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皆还按部,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此皆以静制动之术,然非纪律素严,虽欲不动,不可得也。

(选自《智囊·上智部·张辽》,有删改)

注:①〔张辽〕三国时期曹操麾下名将。②〔曹公〕曹操。③〔长社〕地名,今河南长葛。④〔造〕制造,作。⑤〔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统帅汉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⑥〔吴汉〕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曾任大司马一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 一组是( )。 (1)
A . 令军中曰      蒙始就学 B . 不反者坐       尔敢轻吾射 C . 吴汉大司马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 . 军中夜惊      射于家圃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军 中 有 谋 反 者 夜 惊 乱 火 起 一 军 尽 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

(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词典》“顷”的义项:①中国市制田地面积单位。②短时间。③刚才,不久以前。

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 , 即得首谋者,杀之

亚夫坚卧不起,顷之自定。

汉乃选精兵夜击,少顷大破之。

(5)张辽、周亚夫、吴汉的军事故事,体现出三人怎样的军事领导才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晓过鸳湖

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①〔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南。②〔芜〕草地。③〔长水塘〕位于浙江嘉兴之南,由杭州、海宁一带山区发源,注入鸳湖。④〔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市。

(1)作者通过            等景物,来表现春日风光。
(2)“晓风催我挂帆行”一句中“催”字用得妙趣横生,请加以赏析。

三、写作(45分)(共2小题)

1、下面是两幅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公益海报。你作为一名动物保护志愿者,需要选择其中一幅,在小区“野生动物公益保护”活动中结合海报内容与创意进行动物保护宣传的解说。请你完成 140 字左右的海报解说词撰写任务。

图 1

图 2

要求:(1)选择其中一幅海报。(2)符合所选海报内容与思想。(3)语言生动,注意号召力与适当的抒情。(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2、写作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   》为题,参照下列要求与表格中的写作小贴士,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字。

要求:(1)题目横线处填写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2)文体自选(除诗歌外);(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写作小贴士:写出人物的精神

抓住典型事例

借助写作手法

运用细节描写

多种表达方式

体现性格、气质、品质或精神等

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等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特点等

描写为主,渗透抒情、议论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