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 能力阶梯训练——普通版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 .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 .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 .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的是( )

A .
B .
C .
D .




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沿AB进行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断纸带两条边a,b互相平行的是( )
A . 如图1,展开后测得∠1=∠2
B . 如图2,展开后测得∠1=∠2且∠3=∠4
C . 如图3,测得∠1=∠2
D . 在图4中,展开后测得∠1+∠2=180°
4、给出下列说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2)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 ). (1)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5、如图,下列条件中①∠1=∠2; ②∠3=∠4; ③∠2+∠5=∠6 ;④∠DAB+∠2+∠3=180°,能判断AD∥BC的是( )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EF⊥AB于点F,CD⊥AB于点D,E是AC上一点,∠1=∠2,则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有 对.
2、如图,木工师傅可以用角尺画平行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3、如图,已知CD⊥DA,DA⊥AB,∠1=∠4.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 ( )
∴∠CDA=90°,∠DAB=90°( ).
∴∠4+∠3=90°,∠2+∠1=90°.
又∵∠1=∠4,
∴ ( ),
∴DF∥AE( ).
4、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对于给出的四个条件:(1)∠3=∠4;(2)∠1=∠2;(3)∠A=∠DCE;(4)∠D+∠ABD=180°.能判断AB∥CD的有 个.
5、如图,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D .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如图,AB⊥EF于点B,CD⊥EF于点D,∠1=∠2.
(1)请说明AB∥CD;
(2)试判断BM与DN是否平行,为什么?
2、如图,点
在直线
上,
,
与
互余,
是
上一点,连接 OE.







(1)求证:
.

(2)若
平分
,
,求
的度数.




3、(问题情境):如图
//
,
,
,求
的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过 作
//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
.
(1)按小明的思路,求
的度数;

(2)(问题迁移):如图2,AB//CD,点P在射线OM上运动,记∠PAB=α,∠PCD=β,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问题应用):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APC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