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甲:“和”是“和平”。战争的硝烟与伤痕是每个人都①憎恶的。在 ③ 的国际局势下,中华民族以强劲姿态②yì lì于世界东方,珍视和平,维护和平,成为 ④ 的和平之光。
乙:“和”是“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国与国经贸往来,天下文化相融共生。和谐,成就了自然的 ⑤ , 成就了国家的兴旺发达,成就了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丙:“和”是“和气”。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因“和”,家庭温馨;因“和”,集体温暖;因“和”,社会友爱。
丁:“和”是人与人关系的调节。“和”,是晨起时的一声问候;“和”,是分别时的一句祝福;“和”⑥ 。感情里有了“和”,才会不离不弃;家庭中有了“和”,才会幸福安宁。
①憎恶 ②yì lì
A.璀璨夺目 B.风云变幻 C.花团锦簇 D.根深蒂固
③ ④ ⑤
“和”,⑥ 。
二、句子默写(共1小题)
本次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在古诗文中寻找“和”,请你根据提示填空。
“和”之用 |
“和”之语 |
“和”之源 |
和育万物,各适其宜 |
宏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庄子《北冥有鱼》 |
优美: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 |
|
豪壮: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秋词(其一)》 |
|
苍凉: ,半竿斜日旧关城。 |
纳兰性德《浣溪沙》 |
|
和合生命,绽放奇美 |
平和: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吴均《三峡》 |
闲雅: ,吹笛到天明。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
旷达:莫听穿林打叶声, 。 |
苏轼《定风波》 |
|
和达本心,修德济世 |
修德:斯是陋室, 。 |
刘禹锡《陋室铭》 |
明志: ? 。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
济世:安得广厦千万间,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三、选择题(共1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对比阅读(共1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② , 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③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④ , 辞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注:①栗而理:坚实而有纹理。②刿:割伤,刺伤;③真诚。④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1)可爱者甚蕃
2)廉而不刿
3)瑕适并见
4)言念君子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材料一)
节日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清明节祭扫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弘扬优良家风,用好清明时节“好载体”。家庭、家教、家风,连着国运民生。清明节作为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重温家规家训,回忆家族往事,它为传承、培育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好载体”“好时机”。
弘扬优良家风,唱响家国情怀“主题曲”。弘扬优良家风也蕴含牢记民族历史,缅怀先烈精神,传承家国情怀的韵味。回顾历史,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部部流传千古的不朽史诗。清明节,不仅要追忆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还要接续唱响家国情怀“主题曲”,用革命精神担起时代重任,开启崭新征程。
弘扬优良家风,上好言传身教“必修课”,才能让家风内涵更易深入人心。言传,开好家庭追思会,或重温家规家训,或诵读一篇祭文、一纸红色家书,将先人美德娓娓道来,让家风传承感动,让精神启迪后人;身教,无论是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以鲜花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绿化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来寄托哀思、缅怀先人,做移风易俗,文明绿色平安祭祀的践行者,还是实地到烈士陵园或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都是用实际行动弘扬优良家风。
(节选自大江网2021年4月4日,作者彭松涛,有删改)
(材料二)
清明假期,深圳市“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推出了3场丰富的文化活动,从线下到线上,从电影到诗词,赋予传统节日时代精神,活动共吸引200余万市民参与。
4月2日晚7点,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快闪电影放映活动”在全市7大社区和中心书城同步展开,市民在时光影像中,将孝亲与感恩融入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先烈的敬仰。
4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尹昌龙主讲了题为“梨花落后清明——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讲座,他从思念亲人、悼念亡人、家国之念、故土之思等多种忧愁的情感切入,细读诗词中的清明文化,现场吸引了不少前来品读诗词的读者和市民。
4月2日起,“相思清明——我想对你说”留言活动在线上发起,截至4月4日,小程序后台共收到近10万人的留言。市民朋友纷纷在线上写下自己对已故亲友的思念和寄语,“感恩先辈,慎终追远”是清明节最悠久的传统,在依托新媒介、新形式的怀念与追思中,“我们的节日·清明”才得以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节选自中新网广东新闻2021年4月5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1年更被认为是红色旅游年。同程旅行发布了《2021清明及“五一”假期红色旅游报告》,大数据分析清明及“五一”假期的红色旅游市场情况,其中红色旅游用户年龄结构如下图。
(改编自搜狐网《2021清明及“五一”假期红色旅游报告》)
上天的九级浪
迟子建
①楼下的农家,大约在白山黑水间生活久了的缘故,他家饲养的家禽,非黑即白。看门的狗呢,也是一黑一白。白的是大狗,黑的是小狗。女主人六十多岁了,她一早一晚地,蒸了馒头,拿到小市场卖。她出门的时候,由白狗率领着,那条威猛的白狗看上去就像翻卷在她前面的一团云。
②白狗在家,小黑狗是老实的。白狗和主人一出门,小黑狗大约觉得天下是自己的了,立刻神气起来了。它会翻越木栅栏,跳到鸭子和鹅的领地,把鸭子撵得四处奔逃。鸭和鹅平素也是掐架的,但小黑狗一旦欺负鸭子了,鹅就会昂首挺胸的,梗起它气贯长虹的脖子,雄赳赳地出击。小黑狗此时会落荒而逃,溜回果树下的老窝。别以为它受了威胁后会长记性,小黑狗下次照样去骚扰鸭子。
③这些鸭子和鹅居于园田的角落。鹅一律是白色的,鸭子呢,大多是灰黑的。有一只鸭子,羽毛是黑的,惟有胸脯那儿是白的,好像这只鸭子给自己开了一扇窗。这只鸭子,便也遭同类的嫉妒,不仅黑鸭子对它群起而攻之,傲慢的大白鹅,也时常袭击它。它们那架势,似乎不合力把它胸前那扇窗撞碎,就绝不罢休。所以只要听到楼下的鸭子发出受惊的叫声了,十有八九是那只黑白花的鸭子。
④狗对鸭子和鹅的食物,是不闻不碰的,它们吃的不是一路的。狗捡主人的剩饭,鹅和鸭呢,啄食的多半是谷物。冬天的时候,尤其雪大的日子,山上的麻雀寻觅不到吃的了,就会惦记这家院落家禽的食物。麻雀密密麻麻地落下来,往往刚偷个三口两口的,鹅就会张开蒲扇似的翅膀,驱赶它们。麻雀一轰而起,逃向天空。我想鹅身上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大概缘自它与众不同的眼睛吧。老人们说鹅眼是收缩的,所以往往把人和风景都看小了。人在它眼里也许只是谷穗一般大,麻雀呢,不用说就是一缕浮尘了。
⑤我观察了,不仅人喜欢看风景,动物也是一样的。起风的时候,果树抖得厉害,狗就喜欢钻出窝,歪着脖子看摇摆的树,赏它的万种风情吧。正午的阳光将大地照得泛出白光时,鸭子和鹅就格外欢实,“嘎嘎——呱呱——”地叫着,且歌且舞。它们张开翅膀的时候,一定是把阳光当成了上天垂下的长发,而把自己的翅膀当成了梳子。
⑥傍晚,天空本来晴朗着,可是突然,一团连着一团的阴云从西南方向飞涌而出。它们气势宏大,像一支无坚不摧的铁甲部队,顷刻间横跨天际,占领了东北部的天空。灰云压顶,天色黯淡,它们却还嫌兵力不够,继续增兵,阴云厚起来,天黑起来,一看,就是大暴雨要来了。果然,我刚把窗子关上,雷声轰隆隆响起,闪电在云层中游鱼似地穿梭,暴雨已经来了。它们把玻璃窗打得劈啪劈啪响,像是放爆竹。我站在窗前,看了一眼楼下的农家小院,发现家禽都已回棚了,小黑狗也回窝了,只有白狗,站在窗棂下,随时准备出发的样子。
⑦大兴安岭的暴雨就是这样,来得猛烈,去得也快。一刻钟吧,云薄了,雨小了。又一刻钟,天放晴了。本该落山的太阳,又明晃晃地跳了出来,大约雷声把它给打回来了吧。山上的水雾与阳光交融,生出了今年的第一道彩虹!好像老天嫌山河还缺乏春意,特意为它加上一只妩媚的眼。本来它要加一双的,可是第二条彩虹只是隐隐约约眨了眨眼,就不见了。而第一条彩虹,也很快被轰轰烈烈的云霓所淹没。
⑧并不是所有的阴云都能演化成雨水。暴雨过后,天空还飞涌着大片大片的云。这些云带着股重生的喜悦,翩翩起舞,姿态万千。灼灼的夕阳把西边天空的云照得一片嫣红,而东方的云,却是一派金黄。给人的感觉就是西方的天空在炼丹,而东方的天空则在炼金,在这嫣红和金黄之间,又有逐渐化开的蓝天,一块块地,散发着宝石色的光泽。风云变幻的天空,其壮丽之色,让我想起了艾伊瓦佐夫斯基的《九级浪》都说天空如海,那多半是指它平静广阔的一面;而这场暴雨后的天空,让我明白天空之所以如海,是它也能卷起层层波浪!而且每一条波浪,都那么的惊险,又那么的绚丽!
⑨农家小院的鸭和鹅,抖着翅膀出来了。它们看上去欢欣鼓舞的,大概知道彩虹出来后,河水就会暖了,它们离下河嬉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只是它们不知道主人还有没有时间放牧它们。暴雨过后,小黑狗侧着身子蹭着果树玩耍,而白狗又引领着老迈的女主人,去小市场卖馒头去了
(选自迟子建《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链接材料)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节选自茅盾《白杨礼赞》)
动物 |
活动 |
鸭子 |
① ;在正午阳光下且歌且舞 |
大白鹅 |
雄赳赳出击小黑狗;② ;在正午阳光下且歌且舞 |
黑狗 |
撵鸭子; ③ |
麻雀 |
④ |
小华: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让我看到生命的活跃美好。
小龙:我感到了不同生命在风雨中的坦然和华美。
小飞:我被这种人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感动
……
六、名著阅读(共2小题)
相关人物 |
一处讽刺细节 |
讽刺效果 |
胡屠户 |
中举前胡屠户称范进为“现世宝”“烂忠厚没用的人”;中举后称他为“贤婿老爷”“姑老爷”。 |
通过称呼的变化,写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讽刺胡屠户一类人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特点。 |
① |
② |
③ |
七、作文(共1小题)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清代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一首打油诗。家人看到诗后将垣墙拆让三尺,吴姓邻居见状被感动,也把围墙后退三尺,解决了家人和邻居吴家在宅基地上的争执问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尺巷”的故事。
请根据材料,围绕“和”、“让”等话题,自拟题目 , 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或者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发挥想象,创意写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