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9小题)

1、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 . 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 .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 .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2、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选项填在括号内(   )


A . 陋室(lòu) B . 德馨(xīng) C . 调素琴(tiáo)
3、《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全文画龙点睛):      

4、读课文《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突出陋室之雅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6、《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7、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A . 孔子云:何陋之有 B . 无案牍之劳形 C . 春冬之时 D . 观之正浓
8、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 .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 .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 .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9、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②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            

③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 , 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 , 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 ,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 , 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①贵兰:以兰花为贵。②楚之逐臣:即屈原。③薄丛:贫瘠的丛林。④见杀:被摧残,遭受摧残。⑤闷:烦忧,烦闷。⑥不见:不被人知道。⑦平居:平时。⑧萧艾:也叫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⑨蔼然:香气芬芳的样子。⑩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生于深山薄丛 B . 濯清涟不妖    康肃笑遣之 C . 可爱者蕃    兰似君子 D . 香远清,亭亭净植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和对相关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甲乙两文都表明了作者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B . 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长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C . 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 .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 或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有删改)

【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有仙则     名:      

②可以素琴     调:      

③或于前     陈:      

妻子不觌     妻子:      

(2)选出与“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2)
A . 水陆草木 B . 何陋 C . 而乱书围 D . 无丝竹乱耳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5)乙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语句是“      ”。
(6)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两个书屋的不同特点。

三、综合表达(共2小题)

1、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120字左右)
2、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即“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诗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要求:①紧扣诗句;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③运用一种修辞;④50字左右。
(1)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