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ōu)忌        (yǐ)丽        (yān)国 B . (shú)与        (fú)如        入(cháo) C . (kuī)镜        (qī)年        纳(jiàn) D . (jiān)进       (dàn)日       规(quàn)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邹忌讽齐王      

②朝衣冠      

③邹忌八尺有余      

④客之我者      

⑤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⑥皆美于徐公      

⑦王之甚矣      

面刺寡人之过者      

⑨皆朝      

讥于市朝      

3、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忌不自信 B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 又弗如远甚 D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解释下列划线 词的古今异义。
(1)邹忌齐王纳谏

古义:      

今义:      

(2)明日徐公来

古义:      

今义:      

(3)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古义:      

今义: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下列句子中划线 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服衣冠    晖夕阴 B . 时时而进    又何 C . 与城北徐公美    视之 D . 吾妻美我者    执策而临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 . 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 . 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 . 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君也      

视之,自以为不如      

③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④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了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丙】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令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襄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 , 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同“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选文【乙】出自西汉      编订的史书《      》。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寡人之耳者    孔子之日 B . 时时而进      立有 C . 王之甚矣      横柯上 , 在昼犹昏 D . 爱鲈鱼美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A . 窥镜自视      雨雪三日天不寒 B . 欲有求我也    令所睹涂者 C . 上书谏寡人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D . 吾妻美我者    婴闻古贤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      。【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      ;【丙】      
(6)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三、综合表达(共3小题)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邹 忌 修 八 尺 有 余

②我 孰 与 城 北 徐 公 美

③王 之 蔽 甚 矣

④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

2、临近中考,父母对你的学习越来越关注,对成绩也越来越在意,常常是三餐询问,早叮嘱,晚督促,还不时在你学习的时候进房巡查,让你感觉压力重重,但又不能埋怨他们的一番好意。你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该如何对父母说,才能既得体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3、《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请你为下面的对联写一则下联。

上联:邹忌比美谈国事

下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