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8小题)

1、下面的句子中倒装句的一项是  (    )
A . 吴广素爱人 B . 祭以尉首 C . 陈守令皆不在 D . 杀之以应陈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当              所             

              忿       广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耕之垄上      

富贵      

为佣耕      

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已失期      

国可乎      

⑦扶苏以谏故      

⑧吴广以为      

⑨楚人      

⑩卜者知其指意      

⑪尉果广      

⑫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蕲以东      

⑬将军身坚执锐      

⑭皆其长吏      

至陈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等死 , 死国可乎 B . 篝火 , 狐鸣呼曰 C .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 D . 卒皆夜惊恐
5、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 项燕为楚将(判断句,“为”表判断) B . 祭以尉首(定语后置句,“以尉首”是“祭”的定语) C . 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为”表被动) D . 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范进——《儒林外史》——吴敬梓 B . 闰土——《朝花夕拾》——鲁迅 C . 陈涉——《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 D . 于勒——《羊脂球》——莫泊桑
7、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A . 将军身坚执锐(被:同“披”穿) B . 宜为王(功:功劳) C . 其长吏(刑:惩罚) D . 杀之以陈涉(应:响应)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作者为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B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异”字统领上片写景的文字, 写出了边塞秋天战地风光别有一番风味。 C .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文学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 .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

二、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尉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陈。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馀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 , 自为树党 , 为秦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 , 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 , 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①张耳、陈馀:魏国名士,秦灭魏后改名换姓逃到陈地。②立六国后:扶持六国国君的后裔。③树党:培植党羽。④与:跟随,朕合。⑤交兵:军队交锋。⑥亡而得立:灭亡后得到复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闾左戍渔阳             发:      

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      

③自为树党,为秦敌          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①为坛盟        ②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B . ①死举大名耳      ②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 . ①据咸阳,令诸侯    ②家贫,无从致书观(《送东阳马生序》) D .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5)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   )

①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③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④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⑤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 
⑥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5)
A . ①③④ B . ②⑤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④⑤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秦论(节选)

贾谊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耰棘矜 ,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释)①殊俗:指边远的地方。②瓮牖绳枢:以破金作窗户,用草绳替代户枢系门板,形容家里贫穷。③“景”通“影”,作状语,像影子一样。④耰: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矜:这里指木棍。⑤铦:锋利。钩戟长铩:指各种兵器。⑥朝:使……来朝拜。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数百之众      

②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      

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长絜大      

④为天下者,何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A . 斩木兵,揭竿为旗/武陵人捕鱼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B . 一夫作难七庙鉴/山肴野获,杂然前陈者(《醉翁亭记》) C . 非尊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D . 然后六合为家/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愚公移山》)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山东豪俊逐并起而亡秦族矣。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请用自己的话简练概括,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的。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

……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1)常识填空。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体通史,作者是      

(2)按原文填写选文中空白的句子。
(3)解释加点的词。  

①陈涉太息      

②已为王,王陈      

③自辩数 , 乃置      

④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苟富贵,无相忘

(5)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100字左右。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2、(读史·比较表述)

史书叙述中常常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A.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司马迁《史记》

B.乃以其所乘骓马赐亭长。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