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

1、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 其翼若垂天 B . 我知濠上也 C . 安知我不知鱼 D .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 ③⑤②④① B . ⑤③②①④ C . ②④③①⑤ D . ④⑤①②③
3、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鱼之乐也                            日更定矣 B . 子之不知鱼之乐矣                 苟性命于乱世 C . 非鱼也                            汝心之 , 固不可彻 D . 子曰“汝安知鱼乐”者          归而岩穴暝
4、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 .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 . 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 . 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5、下列句子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冥者,天池也

 

A . 后遂无问津者 B . 《齐谐》者,志怪者也 C . 亦若是则已矣 D . 似与游者相乐
6、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庄子,名            时期哲学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      》。题目是编者加的。
(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7、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其本        安知鱼乐      

二、阅读理解(共4小题)

1、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子之不知鱼之乐,      

②请循其      

③鲦鱼出游从容      

(2)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知鱼乐,全矣!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庄子和惠子辩论的焦点是什么?辩论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⑦,我无所处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①贷粟:借粮。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③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④中道:道路中间。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与:我失去曾经作伴的(水)。⑧处:安身之地。⑨然:乃,就。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故往贷粟监河侯    于:      

②子为者耶              何:      

③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我哉  活:      

④君言此  乃: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监河侯的形象特点。
(5)读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为相。②国:国都。③练食:干净的竹米。④醴泉:甘美的泉水。⑤吓:拟声词,发怒时的叫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庄子往之 见:      

谓惠子曰  或:      

③非练食不  食:      

④非梧桐不  止: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3)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子恐”的原因。
(4)庄子所讲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鹓 ”“鸱”“腐鼠”分别指什么?
(5)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义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北冥有鱼(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临终歌

李白 〔唐代〕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①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②馀风:遗风。③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此处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而飞      

②《齐谐》者,怪者也      

以六月息者也      

远而无所至极邪?      

⑤中天兮力不济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北冥有鱼》中,表现鹏飞得高远的句子是:      ;《临终歌》中,表现鹏飞得高远的句子是:      。(用原文语句填空)
(4)这一文一诗都写了大鹏,请分别概括其中鹏的形象特点。

三、综合表达(共2小题)

1、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句:①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②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2、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在,而且他的文章想象奇特,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的语言有很大影响。请从下面的故事中选择一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及寓意。

望洋兴叹 庖丁解牛 邯郸学步 庄周梦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