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达标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共6小题)

1、请你在以下选项中选出不属于四大古文明的一项(    )
A . 古巴比伦文明 B . 古希腊文明 C . 古印度文明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

A . 尊重他人 B . 宽容他人 C . 人要学会反思
3、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 .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污染 B . 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 C . 沙漠在悄然扩大
4、下列不属于四大洋的是(   )。

A . 太平洋 B . 北冰洋 C . 南极洋 D . 大西洋
5、处世让人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这说明(   )。

A . 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B . 宽容是是非不分、懦弱的表现 C . 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D . 宽容就是迁就别人
6、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   )。

A . 太阳能 B . C . 风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共10小题)

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            的抗灾精神。
2、      的开辟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      ,促进了      的传播。
3、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      ,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      ,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      、从渔猎到      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4、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      ,它是我们      、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5、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      覆盖。      仅占地球表面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6、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      ,还需要通过      ,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7、我们应学会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努力做到      

8、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      

9、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      、建筑、      、艺术等,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      ,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10、尊重自己包括自尊、            和自我接纳等方面。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共6小题)

1、多一些宽容就可以少一点争吵和冲突。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们要尊重那些有突出成就的人。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们做错了事情就需要反思,别人的错误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A . 正确 B . 错误
4、保护环境是大人的事,不需要小学生来保护。

A . 正确 B . 错误
5、反思很有必要。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将反思暂时搁置一边。

A . 正确 B . 错误
6、月球和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

A . 正确 B . 错误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共1小题)

1、将下列这些环境问题与其危害连起来。

燃煤电厂正在排放废气

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             资源短缺

石油、天然气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态破坏

沙漠在悄然扩大

五、简答题(共3题,共22分)(共3小题)

1、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举例说明。

2、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3、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六、材料题(共1题,共16分)(共1小题)

1、材料一:2018年报道称,5年来,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数字当然能够说明问题,但百姓的体验更为直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商务愈发成熟,移动支付领先全球,共享经济渗透生活……潜移默化中,创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正习惯和享受着创新发展带来的便利。创新对今天的普通中国人来说也不再遥不可及,因为它已不再神秘。

材料二: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闭幕。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有356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青少年生活实践。如来自乌审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格希格图针对牧区需要对很多羊羔进行人工喂奶的困境,发明了新式多功能电热自动多咀喂奶器,解决了多只羊羔同时喂奶的难题。

(1)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3)你参加过哪些创新活动?说说你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
(4)结合这些感受,请你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几条具体建议。

七、综合题(共1题,共12分)(共1小题)

1、读“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      (高或低)。
(2)从图中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达标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