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卷(B)(工具和机械)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判断题(共9小题)

1、利用羊角锤把铁钉钉进木板,利用的是铁钉的斜面原理。
A . 正确 B . 错误
2、转笔刀是学习用品,因此不是机械。
A . 正确 B . 错误
3、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轮轴一定能省力。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工具。
A . 正确 B . 错误
5、在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数量越多越好。
A . 正确 B . 错误
6、小杆秤的提纽越靠近秤盘,称量的最大重量会变大。
A . 正确 B . 错误
7、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费距离。
A . 正确 B . 错误
8、自行车上的刹车把手属于轮轴类机械。
A . 正确 B . 错误
9、自行车上的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转动速度会变快。
A . 正确 B . 错误

二、单选题(共3小题)

1、撬棍在生活中的运用。

(1)图中这个简单机械装置称为( )。 (1)
A . 杠杆 B . 轮轴 C . 斜面
(2)图中小明向下压撬棍的力( )木箱的重力 (2)
A . 大于 B . 等于 C . 小于
(3)如果将A点向8点靠近,那么撬起木箱时( )。 (3)
A . 用力大小不变 B . 变得省力    c.变得费力
(4)如果小明向下压撬棍50厘米,那么木箱向上抬起的距离( )。 (4)
A . 小于50厘米 B . 等于50厘米 C . 大于50厘米
2、轮轴作用的对比实验。

(1)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1)
A .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B . 轴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C . 重物的多少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2)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的结论是( )。
(2)
A . 在轮上用力,轮越小越省力 B . 在轮上用力,轮越大越省力 C . 轮的大小与轮轴的省力程度没有关系。
(3)在实验二中,如果在轮和轴上各增加一个相同重量的钩码,那么轮轴会( )。
(3)
A . 保持不动 B . 顺时针旋转 C . 逆时针旋转
(4)在实验一中,要使轴上的钩码提升1厘米,那么轮上的钩码要下降的距离( )。
(4)
A . 小于1厘米 B . 等于1厘米 C . 大于1厘米
3、滑轮组的作用。

(1)图1中的机械,称为( )。 (1)
A . 定滑轮 B . 动滑轮 C . 滑轮组
(2)图1中的机械,左边挂有一个钩码,如果在右边也挂一个相同重量的钩码,那么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2)
A . 滑轮会顺时针转动 B . 滑轮会逆时针转动 C . 滑轮会保持静止不动
(3)一个钩码大约重0.5牛,那么利用图1中的机械拉起1个钩码时,需要的拉力( )。
(3)
A . 约为0.1牛 B . 约为0.5牛 C . 约为1牛
(4)图1中,如果要使钩码向上提升10厘米,那么细绳向下拉动的距离( )。
(4)
A . 小于10厘米 B . 等于10厘米 C . 大于10厘米
(5)图2中的机械,称为( )。 (5)
A . 定滑轮 B . 动滑轮 C . 滑轮组
(6)下表是小明利用图2中的机械提升重物时的拉力数据记录表,已知每个钩码重0.5牛,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使用图2中的机械时的拉力数据记录表

    钩码数(个)

    第一次(牛)

    第二次(牛)

    第三次(牛)

    1

    0.3

    0.3

    0.3

    2

    0.6

    0.6

    0.5

    4

    1.0

1.0 

    1.1   

(6)
A . 天平秤 B . 牛顿尺 C . 弹簧秤
(7)从上表中能了解到,小明每组实验都做了§次,主要是因为( )。 (7)
A . 探究的时间很充足 B . 老师指定要做3次 C . 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8)从上表中能了解到,小明在图2中的机械实验中唯一改变的条件是( )
(8)
A . 钩码的个数 B . 用力的方向 C . 测力计的读数
(9)在图2中的机械的实验中,如果在滑轮下挂6、个钩码,那么拉力的数据约为( )。
(9)
A . 1.5牛 B . 2.0牛 C . 3.0牛
(10)上表中的数据说明,利用图2中的机械可以( )。 (10)
A . 改变用力的方向 B . 减轻钩码的重量 C . 省力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大明山是浙江著名的旅游景点,大明山上的盘山公路运用了      机械原理。盘山公路的坡度越小,越      。坐电缆车也可以到达山顶,且非常便利。电缆车      (填“是”或“不是”)简单机械。
2、扳手是一种      类机械,扳手的手柄相当于      ,被旋转的螺帽相当于      ,扳手的手柄越      越省力。
3、如下图所示,这些工具属于       类简单机械。其中,费力的工具是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工具是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斜面的研究。

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螺丝钉还有      ,螺纹越密的螺丝钉就      ,这是因为斜面的坡度越大越      ,坡度越小就越      。小明为了验证上面的结论,将一块长50cm的木板分别搭在高度为10cm、20 cm、30 cm和40cm的木块上,形成了A、B、C、D四个坡度,再用测力计将250 g的物体拉上去,得到如下的数据:

    斜面的名称

    A


    B

    C


    D

    高度(cm)

    10

    20

    30

    40

  使用力的大小(N)

    1.15

      

      

      

小明的实验记录单不小心粘了墨水,只有A斜面使用力的大小能看清,其他都看不清楚。

所幸他在另外一张草稿纸上发现了一些原始数据(1.35、1.7、0.85、1.25),但其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请从草稿纸上的四个原始数据选出三个并帮小明填在表格里,错误的数据是      ,错误的理由是      

2、杠杆尺的探究。

小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的秘密,他把挂在左侧的钩码当重物,挂在右侧的钩码当用的力,如图所示。

(1)左侧3处,是杠杆的      点。
(2)如图所示的测试中,当小明放开杠杆尺后,杠杆尺的状态是( )。 (2)
A . B . C .
(3)在测试中,当杠杆尺保持水平状态时,小明就记录下杠杆尺两侧的钩码数量和悬挂的位置,如下表。

记录表“▲”处的正确数据是( )。
(3)
A . 1 B . 2 C . 4
(4)测试中,小明让( )保持完全相同。 (4)
A . 重物的重量 B . 重物的位置 C . 用力的大小
(5)测试中,小明对( )进行了有规律的增加。 (5)
A .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B . 用力点的钩码数量 C .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6)在小明记录的所有测试中,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 )次。 (6)
A . 2 B . 4 C . 5 D . 6
(7)利用第(3)次、第(4)次、第(5)次的测试数据,可以得到的关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杠杆是否省力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       
(8)小明选择了上表中的某三次测试数据作为证据,得出了“阻力点离支点越近,越省力;阻力点离支点越远,越费力”的结论。下列测试数据能支持小明的结论的是(       )。
A.第(3)次、第(6)次、第(9)次的测试数据

B.第(4)次、第(6)次、第(8)次的测试数据

C.第(2)次、第(4)次、第(6)次的测试数据

  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卷(B)(工具和机械)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