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 风化
B . 沉积
C . 侵蚀
2、下面不是土壤的成分是( )。
A . 沙
B . 金属
C . 腐殖质
3、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 . 重的颗粒先沉积
B . 轻的颗粒先沉积
C . 大小颗粒同时往下沉
4、( )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A . 沙砾
B . 腐殖质
C . 盐分
5、划分地球表面地形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 是否有河流
B . 是否有山脉
C . 海拔高度和地表特征
6、火山活动主要与( )。
A . 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B . 地幔和地核运动有关
C . 地壳和地核运动有关
7、( )的地形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A . 平原
B . 高原
C . 盆地
8、( )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A . 火山和地震
B . 雨水的侵蚀
C . 岩石的风化
9、地形图上以深浅不同的( )代表海洋。
A . 绿色
B . 蓝色
C . 黄色
10、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 .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
B . 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
C . 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
11、土壤颗粒中肉眼看不清的是( )。
A . 沙
B . 黏土
C . 粉沙
二、判断题(共16小题)
1、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A . 正确
B . 错误
3、虽然雨水在地面上流动,但不能携走微粒。
A . 正确
B . 错误
4、冰川的移动非常快。
A . 正确
B . 错误
5、土壤源于岩石,岩石的颗粒就是土壤。
A . 正确
B . 错误
6、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A . 正确
B . 错误
7、风中携带的沙碰到岩石不能把岩石腐蚀光滑。
A . 正确
B . 错误
8、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了地震。
A . 正确
B . 错误
9、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A . 正确
B . 错误
10、在自然界中,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很平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沉积的结果。
A . 正确
B . 错误
12、土壤在水中是按颗粒大小分层沉积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3、动植物完全依赖土壤生存,却不曾为土地做过什么。
A . 正确
B . 错误
14、土壤位于地球表面的第一层。
A . 正确
B . 错误
15、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地运动。
A . 正确
B . 错误
16、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小,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地球上 面积大, 面积小。
2、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 、 、 和 ,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3、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 和 的现象发生。
4、 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5、 以及 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6、雨水在地面流动时会带走一部分 ,这就是 。
7、土壤的成分中, 和 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8、 、 、 、 等都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还记得老师把多层毛巾叠起由两边向中间挤压的情景吗?那是在模拟什么现象?会出现什么现象?
2、把一些土壤倒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一会儿,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画图并用文字标注)
3、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六、连线题(共1小题)
1、将土壤中寄生的生物与它们的特征连起来。
细菌 以植物的叶为食物
蚯蚓 在土壤中群居
蚂蚁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蜗牛和甲虫 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植物的根和茎 使空气和水分更容易进入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