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 )。
A . 蜡烛
B . 太阳
C . 木星
2、以下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 . 汽车反光镜
B . 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C . 近视眼镜
3、夏天,为了防止紫外线伤着人的皮肤,人们就会带( )的太阳伞。
A . 黑色
B . 绿色
C . 银白色
4、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的背面不远处放一块锡箔纸是为了( )。
A . 反光
B . 隔热
C . 吸热
5、强光和弱光携带的热量相比较,( )。
A . 携带的热量一样多
B . 强光携带的热量少
C . 强光携带的热量多
6、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
A . 光的折射
B . 光的反射
C . 光沿直线传播
7、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
A . 西—南—东
B . 西—北—东
C . 东—北—西
8、为了避免光线刺伤我们的眼睛,在光线太强时眼睛的瞳孔会( )。
A . 放大
B . 缩小
C . 不变
9、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 )无关。
A . 物体的材料性质
B . 物体的重量
C . 物体的颜色
10、古代的人们利用日影观测仪来( )。
A . 观赏
B . 计时
C . 祭神
11、阳光下一座教学楼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 )有关。
A . 阳光的强弱
B . 太阳的位置
C . 阳光热量的大小
二、判断题(共15小题)
1、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A . 正确
B . 错误
3、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A . 正确
B . 错误
4、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使教室更明亮。
A . 正确
B . 错误
5、光强时,人眼的瞳孔缩小。
A . 正确
B . 错误
6、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接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A . 正确
B . 错误
7、太阳是一个大火球,而且也是宇宙中唯一的一颗恒星。
A . 正确
B . 错误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与太阳位置没有关系。
A . 正确
B . 错误
9、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A . 正确
B . 错误
10、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 . 正确
B . 错误
11、光是沿四面八方直线传播的,不能穿透物体。
A . 正确
B . 错误
12、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主要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A . 正确
B . 错误
13、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A . 正确
B . 错误
14、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A . 正确
B . 错误
15、一根10厘米长的木棒的影子为2厘米,过了一会儿影子长了1厘米,我们可以断定这是上午。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 、 都要发生变化。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 、方向和光源的 、方向有关。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成语都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5、太阳能热水器表面的集热管都涂上了 色,目的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 和 。
6、 和 能把光线聚集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7、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8、奥运会圣火是用 取得的。
9、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 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分钟。
10、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建立在 国。它是利用反射的太阳光,把水烧至沸腾变为 ,然后用来发电。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呢?请你画出这棵树在不同时间的影子。
2、山区公路经常出事故,交通部门要在公路上安放反光镜使来往司机能看见对面过来的车辆,请你帮助交通部门安放两块反光镜。(反光镜用小圈来表示)
3、下表是小明收集的黑、白纸筒在阳光下温度变化的数据。
时间(分钟)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白纸筒温度(℃) | 25 | 26 | 28 | 29 | 30 | 31 | 31 | 31 | 31 | 31 |
黑纸筒温度(℃) | 25 | 28 | 31 | 34 | 36 | 38 | 40 | 41 | 42 | 42 |
根据黑、白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数据表,绘制黑、白纸筒的温度变化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