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 )材料。
A . 组装
B . 联合
C . 复合
2、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 . 导电性
B . 光泽
C . 延展性
3、下列物品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
A . 木条
B . 金属条
C . 塑料条
4、比较两种材料软硬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 折一折,不容易折断的硬一些
B . 放在一起比比谁厚,厚的硬一些
C . 相互刻画一下,不容易被刻出划痕的材料硬一些
5、( )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A . 塑料
B . 纸
C . 木头
D . 陶瓷
6、材料( )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 . 硬度
B . 延展性
C . 导热性
7、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 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
B . 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
C . 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
8、下列材料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的是( )。
A . 牛皮纸
B . 木头
C . 塑料
9、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 )方法。
A . 看
B . 摸
C . 刻划
10、下列图形中,( )是回收标志。
A .
B .
C .



11、( )材料不太适宜用来制作椅子。
A . 玻璃
B . 竹子
C . 木材
D . 塑料
12、如图,塑料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勺子,是利用了塑料的( )性质。
A . 可塑性
B . 不易降解
C . 不导电
二、判断题(共15小题)
1、我们的科学书的封面是用复合材料制成的。
A . 正确
B . 错误
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A . 正确
B . 错误
3、在水中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油中浮。
A . 正确
B . 错误
4、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A . 正确
B . 错误
5、材料的硬度越大,通过刻画,别的物体就越难在它表面留下划痕。
A . 正确
B . 错误
6、铝可以做成饮料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质。
A . 正确
B . 错误
7、我们用木头做船,是利用了它能浮在水面的性质。
A . 正确
B . 错误
8、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相同的用途。
A . 正确
B . 错误
9、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A . 正确
B . 错误
10、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1、可乐瓶、报纸、废纸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2、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都可以重复使用。
A . 正确
B . 错误
13、废纸变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打浆、抄纸、压平晒干。
A . 正确
B . 错误
14、瓷器和陶器都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5、砖和陶瓷都不容易吸水。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像木头、黏土、棉花和皮革是 ,像金属、塑料、陶瓷和橡胶是 。
2、我们可以用 、 、 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3、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 的吸水性最强, 次之, 和 最弱。
4、根据图片,写出古代造纸的过程。
→ → → →
5、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的 发明了这种技术,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用兽骨、 、 等书写记录。
6、易拉罐的加工利用了金属铝的 。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把下列物品与对应的材料类型用线连起来。
五、解答题(共3小题)
1、用三种大小、形状相同的固体材料做柔韧性实验,得到下列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数据。
伸出桌面的长度 | 1号材料 | 2号材料 | 3号材料 |
5厘米 | 1厘米 | 3厘米 | 5厘米 |
10厘米 | 3厘米 | 5厘米 | 7厘米 |
15厘米 | 4厘米 | 7厘米 | 9厘米 |
从上面的数据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2、通过这张实验记录单,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划痕 | |||
木条 | 铁钉 | 塑料尺 | |
木条 | 无 | 无 | 无 |
铁钉 | 有 | 无 | 有 |
塑料尺 | 有 | 无 | 无 |
3、总结我们学过的材料,归纳它们都有哪些特性。
材料 实验结果 鉴别方法 | 木材 | 纸 | 金属 | 砖 | 陶瓷 | 塑料 |
容易被划出痕迹吗 | ||||||
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 ||||||
容易折断吗 | ||||||
容易吸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