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判断题。(每小题0.5分,共9分,在正确判断后划“√”,错误判断后划“×”)(共18小题)
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A . 正确
B . 错误
2、北斗七星勺柄两星延长线5倍距离就是北极星。
A . 正确
B . 错误
3、制作酸奶时,温度要控制在50℃—80℃。
A . 正确
B . 错误
4、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注意把光反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
A . 正确
B . 错误
5、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处同时落下,它们会同时着地。
A . 正确
B . 错误
6、细胞非常小,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A . 正确
B . 错误
7、我们身体中的红细胞能和细菌、病毒作战,保护我们的健康。
A . 正确
B . 错误
8、英国科学家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
A . 正确
B . 错误
9、古代印度人凭直觉猜想地球的形状,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A . 正确
B . 错误
10、白糖从加热至焦黑的过程中,只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11、关于地球内部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人们的猜测。
A . 正确
B . 错误
12、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金星。它是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
A . 正确
B . 错误
13、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A . 正确
B . 错误
1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一层,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A . 正确
B . 错误
15、目前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24千米。
A . 正确
B . 错误
16、墨水把手染红了,因为颜色改变了,所以产生了新物质。
A . 正确
B . 错误
17、一个碰掉了漆的铁盒子是很容易生锈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8、如果你在月球上蹦一下,会比在地球上蹦得高很多。
A . 正确
B .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7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最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4小题)
1、在研究洗衣粉和肥皂的洗涤效果哪种好的实验中,可以改变的因素是( )。
A . 衣服
B . 水温
C . 洗涤剂
D . 洗涤方法
2、国际上通用的量座一共有( )个,它们把星空分成了不同的区域。
A . 18
B . 68
C . 88
3、在家里最好用( )装醋。
A . 铝罐
B . 铁罐
C . 玻璃瓶
4、用来勘探火星表面和火星上的岩石 的探测器代号为( )。
A . “麦哲伦号”
B . “哥伦比亚号”
C . “漫游者”
5、要使自来水管不长锈,最好的方法是( )。
A . 抹上油
B . 涂上油漆
C . 擦干
6、在碱块中倒入少量的白醋,根据( )现象可以判断产生了新物质。
A . 产生很多气泡并渐渐消失
B . 白醋变成气体溢出
C . 颜色产生了变化
7、风蚀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的作用。
A . 水流
B . 重力
C . 风
8、下列现象,与火山喷发没有关系的是( )。
A . 地壳某些部位较薄弱
B . 地壳某些部位有裂缝
C . 地表上岩石风化严重
9、在地形地球仪上,南北极都是白色,这是因为( )。
A . 南北极都是冰川
B . 南北极都很冷
C . 南北极都是平坦的
10、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是( )。
A . 近似正方形
B . 近似长方形
C . 不规则形状
11、银河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银河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 )颗。
A . 2000多
B . 200多亿
C . 2000多亿
12、防止衣服发霉的最好方法是( )。
A . 保持衣物干净
B . 往衣柜里放樟脑片
C . 经常晾晒
13、酱和腐乳都是利用( )生产的。
A . 细菌
B . 病毒
C . 霉菌
14、( )年,美国人成功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A . 1957年
B . 1961年
C . 1969年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内)(共5小题)
1、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淡水,可能发现的微生物有( )。
A . 鼓藻
B . 水蚤
C . 硅藻
D . 轮虫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
A . 杆菌
B . 霉菌
C . 球菌
D . 螺旋菌
3、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
A . 真空包装
B . 放干燥剂
C . 低温保存
D . 太阳暴晒
4、科学家收集地球内部信息的渠道有( )。
A . 火山
B . 地震
C . 核试验
D . 地热
5、下列现象哪些可以用同一种科学原理来解释( )。
A . 铁轨间留缝隙
B . 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
C . 冬天拉电线要绷紧
D . 铁水变钢锭
四、简答题。(第1题6分,第2题7分,第三题6分,共19分)(共3小题)
1、请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解释“三山六水一分田”的意思?
2、实验探究:
(1)加热蜡烛,我发现 ,冷却后我发现 ;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我发现 ;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我发现 ;将一只白瓷碗盖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儿,观察它的底部,我发现 。
(2)实验结论:
①加热蜡烛,蜡烛仅仅是 变化。
②点燃蜡烛,产生了 等物质,同时发出光后热,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3、李晓明同学在做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填写了这样的实验记录:
问题: 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搅拌次数越多,溶解得越快。
实验步骤:
①取两杯同温度、等量的清水,分别放入一小勺盐。
②一杯搅拌2下,一杯搅拌4下。
实验结论:溶解的快慢与搅拌次数有关。搅拌次数越多,溶解得越快。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①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实验?
②李晓明得到的实验结论准确吗?
③要想获得准确的结论,还应该注意控制除了搅拌次数以外的哪些其他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