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明港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常温下,下列溶液pH=2的是(  )


A . 0.01 mol•L1 CH3COOH溶液 B . 103 mol•L1 H2SO4浓缩到原体积的10倍. C . pH=1的H2SO4溶液稀释10倍 D . c(OH)=102 mol•L1 的某溶液
2、金属铈(稀土元素)性质活泼.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 B . 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 C . 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阳极获得铈 D . 四种铈的核素58136Ce、58138Ce、58140Ce、58142Ce,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1;HCl(aq)与NaOH(aq)中和反应的△H=﹣55.6kJ•mol1 .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
A . +43.5kJ•mol1 B . ﹣43.5kJ•mol1 C . ﹣67.7kJ•mol1 D . +67.7kJ•mol1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s内从3.0mol/L变成1.5mol/L,在这15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 1.5 mol/L B . 1.5 mol/(L•s) C . 0.1 mol/L D . 0.1 mol/(L•s)
5、如图为反应2A(g)⇌B(g)+C(g)的速率v(A)变化的图象,其中纵坐标可能是(   )


A . 温度 B . 压强 C . A的浓度 D . 反应时间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 B . 金属铜导电,故金属铜是电解质 C . 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7、常温时,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出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
A . pH=12的Ba(OH)2 B . pH=12的NH3•H2O C . 0.05 mol/L的NaOH D . 0.05 mol/L的BaCl2
8、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 .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 . 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 .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9、将0.1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倍,下列微粒浓度减小得最多的是(   )
A . CH3COO B . OH C . H+ D . CH3COOH
10、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 B . 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 C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D . 除去与水反应的两个反应,图示其余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磨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熔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③④⑤ D . ③⑤
1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a(OH)2═Ba2++2OH B . AlCl3═Al3++Cl3 C . H2SO4═2H++S6++4O2 D . Na2CO3═Na2++CO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2OH+H2 B . 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Ca2++OH+HCO ═CaCO3↓+H2O C .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 +4NH +2H2O D . 将2 mol/L  AlCl3溶液和7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7OH═Al(OH)3↓+AlO +2H2O
1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 , 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碘水,若溶液变蓝,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C . 将蔗糖和稀H2SO4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取出少许,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煮沸,无红色沉淀生成,证明蔗糖未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D .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丙酮可以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再加水又能溶解
15、下列各组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明矾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3Ba2++6OH+2Al3++3SO ═2Al(OH)3↓+3BaSO4 B . FeCl2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2H2O═4Fe3++4OH C . AlCl3(aq)中投入过量Na:2Al3++6Na+6H2O═2Al(OH)3↓+6Na++3H2 D . 4molFeBr2(aq) 中通入3molCl2:2Fe2++4Br+3Cl2═2Fe3++2 Br2+6Cl

二、解答题(共9小题)

1、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Na2S2O3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会迅速分解,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Na2S2O3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元素被氧化为SO
(2)硫代硫酸钠(Na2S2O3)露置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其可能的变质后生成物如下:

假设一:      

假设二:只有Na2SO4固体

假设三:      

(3)现有一瓶Na2S2O3固体,可能混有Na2SO4固体.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1mol•L1 H2SO4、1mol•L1HNO3、1mol•L1HCl、1mol•L1NaOH、0.1mol•L1BaCl2、0.01mol•L1KMnO4、蒸馏水.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

 

步骤2:      

      

步骤3: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的各溶液:NaX、NaY、NaZ,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将AlCl3溶于水后,经加热蒸发、蒸干,灼烧,最后所得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3)写出Na2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氯化铁溶液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显      性.
3、下列表中括号内的物质为所含的少量杂质,请选用最佳试剂和最简分离装置将杂质除去.将所选试剂的序号及装置的编号填入表中.

试剂:①水  ②NaOH  ③溴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离装置:a.分液装置  b.过滤装置  c.蒸馏装置  d.洗气装置

需加入的试剂

分离装置

乙烷(乙烯)

      

      

溴苯(液溴)

      

      

苯(苯酚)

      

      

乙醇(乙酸)

      

      

苯(甲苯)

      

      

4、已知CaSO4受热分解,由于受热温度不同,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为SO2、SO3和O2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通过系列实验探究CaSO4分解生成的气体,进而确定Ca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1)[提出猜想]

Ⅰ.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SO3一种;

Ⅱ.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      二种;(填分子式)

(2)Ⅲ.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 SO2、SO3、O2三种.

[设计实验]

该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通过测定D装置的增重以及量筒中水的体积,来探究CaSO4分解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而确定Ca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过程]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已知实验结束时,CaSO4完全分解.

请结合以下实验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①若实验结束时,G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      正确.(填Ⅰ或Ⅱ或Ⅲ)

②若实验结束时,装置D的总质量增加,能否断定气体产物中一定含有SO2而不含SO3?请说明理由:      

③该实验设计中,容易给测定带来较大误差的因素有      

(写出一种即可)

④经改进后,有两组同学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测得数据也不同,

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小组

称取CaSO4

的质量(g)

装置D增加

的质量(g)

量取气体体积的装置测量的气体体积 (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mL)

4.08

2.56

224

5.44

2.56

448

请通过计算,推断第二组同学得出的Ca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组:      

5、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可能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两者混合物.

(1)[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若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原固体粉末是      
(4)[探究延伸]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 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6、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请计算出FeCl3、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
7、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

信息①原子半径大小:A>B>C>D

信息②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三种分子的比例模型及部分性质: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BC2分子的电子式      
(3)A元素的单质与物质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丙的钠盐溶液呈      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      
(5)物质丁的元素组成和甲相同,丁分子具有18电子结构.向盛有一定浓度丁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

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

有少量气泡出现(经验证是氧气),片刻后反应变得剧烈 , 并放出较多热量,继续滴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

试管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 . 向浊液中再滴入稀硫酸,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解释①、②、③中划线的字.

      

      

      

8、有机物F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如下信息:

①RCOOR′ RCH2OH

回答以下问题:

(1)E→F的反应类型是      
(2)A的结构简式为      ,G的结构简式为      
(3)检验E中含氧官能团的试剂是      ,现象是      
(4)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5)A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含A),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③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9、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生活中常用的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起防锈原理是隔绝      ,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写出其中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①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②金属C是      ,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明港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