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

1、关于目前常用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ⅢB族元素种类最多 B . 只有第3列到第12列全部是金属元素 C . 周期数大于或等于族的序数时,一定是金属元素 D . 是按原子的质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编制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H、H三种核素的性质不同 B . 16O218O2彼此是同位素 C . 14N、14C两种核素的中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 D . 白磷与红磷是磷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3、不能说明金属性Na>Mg>Al的是(   )
A . 碱性NaOH>Mg(OH)2>Al (OH)3 B . 原子半径Na>Mg>Al C . 阳离子的氧化性Na+<Mg2+<Al3+ D . 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冷水反应微弱;镁粉与铝粉分别与同浓度稀HCl反应,镁粉比铝粉反应剧烈
4、能说明非金属性Cl>S的是(   )

①达到稳定结构时,氯原子只需要1个电子,而硫原子需要2个电子

②氯的含氧酸比硫的含氧酸的酸性强③还原性S2>Cl

④稳定性HCl>H2S⑤酸性HCl>H2S⑥H2S+Cl2=S↓+2HCl

⑦2Fe+3Cl2 2FeCl3 Fe+S FeS

⑧Cl2与H2在光照或点燃下反应,而硫与H2加热下才反应.

A . 全部 B . ②③④⑥ C . ③④⑥⑦⑧ D . ③④⑤⑥⑦⑧
5、下列“类推”合理的是(   )
A . 加热CS2CO3可生成CS2O和CO2(CS:铯  IA B . 铊(Tl)与铝同族,其单质既能与HCl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 AgAt为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At:砹  VA D . Ra(OH)2是易溶于水的强碱(Ra:镭ⅡA
6、有关药品保存正确的是(   )
A . 锂保存在煤油中 B . 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玻璃瓶中 C . 白磷保存在水里 D . 碘单质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7、某元素的一个原子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一定是(m+n) B .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12C的质量为Wg,则该原子的质量约为(m+n)Wg D .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m+n)•NA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一定等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B . 原子序数为79的元素在第六周期第IB C .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递减 D .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 .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中一定有电子得失 C . 第ⅠA、ⅡA族元素与第ⅥA、ⅦA族元素一定形成离子键 D .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都是静电作用
10、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a>b>c>d B . 离子半径Dn+1)﹣>Cn>An+>Bn+1+ C . 单质还原性A>B>C>D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11、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 . HF的熔、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中有氢键 C . 卤素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升高,是因为它们的组成结构相似,从上到下其摩尔质量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增大 D . 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氢键没有关系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键存在分子之间

②任何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③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④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⑤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⑥任何共价键中,成键原子键后均满足稳定结构

⑦判断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的实验方法是看其熔化下能否导电

⑧熔融NaCl能导电,是因为通电时破坏了离子键,产生了自由移动的Na+和Cl

⑨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A . ⑤⑦ B . ①④⑤⑥ C . ④⑤⑥⑦ D . 全部
13、已知还原性I>Fe2+>Br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将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2Br═Br2+2Cl B . 将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2Fe2++2Br+2Cl2═2Fe3++Br2+4Cl C . 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2Fe2++2I+3Cl2═2Fe3++2I2+6Cl D . 将672mLCl2(标况)通入250mL 0.1molL1的FeI2溶液中:2Fe2++10I+6Cl2═12Cl+5I2+2Fe3+
14、X,Y,Z,W,M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与W同族,X原子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Y与Z相邻,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M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单质在M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M最高价态含氧酸是已知的最强酸 B . Z与W可生成W2Z和W2Z2 , 且W2Z2溶于水时,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生成 C .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共价键 D . X与Z可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极性键
15、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是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池的电流方向是由锌到二氧化猛 B . 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 C . 当0.1mol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1023 D . 电池正极反应为2MnO2+e+2H2O=2MnO(OH)+2OH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B . 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C . 同周期第IA族与第VA族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4、14、28 D . 同主族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10、16、18、26、34、36、50
17、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即可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CH4+2O2+2OH=CO +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入甲烷的一极为正极,该极c(OH)减小 B . 通入甲烷的一极的电极反应为CH4﹣8e+3H2O=CO +10H+ C . 通入氧气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 . 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18、由12C16O和14C16O组成的混合气体对氦气(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相对密度为7.125,则混合气体中14C和12C的原子个数比为(    )
A . 1:1 B . 1:3 C . 2:3 D . 1:2
1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B . HCl的电子式 C . CO2的结构式  O=C=O D .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原子614C
20、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可放出xkJ能量 C . 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 D . 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方式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H+的浓度均减小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率:甲      乙(填“>”、“<”或“=”).

③甲中硫酸根离子向      极移动(填“铜”或“锌”)

④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理论上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目为      

(2)欲将反应2Fe3++Cu═Cu2++2Fe2+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负极材料为      ,电解质溶液为      ,正极反应为      ,10min内该电池向外提供0.1mol电子,则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的质量差为       g(假设刚开始时,两电极的质量相等).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1)①﹣⑩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可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直接 化合生成一种盐,该元素是      
(2)④、⑤的简单离子,其半径更大的是      (写离子符号).
(3)⑧、⑨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①      ⑦(填“>”或“<”).
(5)①﹣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它与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X元素的原子的K、L层的电子数之和比L、M层的电子数之和多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Z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W元素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0%.

(1)Y和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用化学式表示)            

(2)用电子式表示X和W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X单质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4)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Y与Z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实验测得当此化合物处于固态和液态时不导电,溶于水能导电.由此判断该化合物具有      键(填离子或共价)

(6)W的低价氧化物与Y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色试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根据图1回答: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      ,B      ,C      

(2)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根据图2回答:

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      

(4)B处的实验现象是      
(5)B处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有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明显的不足,你认为不足之处为      
5、铝是一种重要金属,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Fe2O3、SiO2等)中冶炼Al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

(1)溶液A中含的阳离子主要有      
(2)写出步骤II生成溶液C 的离子方程式      

步骤I、II、III都要用到的分离方法是      

(3)生产过程中,除CaO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4)生产中曾用铝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焊接钢轨(提示:反应中能生成铁单质),则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经分析,a吨铝土矿可以冶炼出b吨的铝(假设各生产环节中无损耗),则原铝土矿中Al2O3的纯度(质量分数)      (用含a、b的最简式表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