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区南宁马山县民族中学初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4小题)
1、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
A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在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刑法》
C . 《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站起来”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4、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 . 新疆地区
B . 青海地区
C . 西藏地区
D . 云南地区
5、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各项工作准备的会议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 中共七大会议
C . 中共八大会议
D . 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6、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侵略越南的战争
C . 抗美援朝战争
D . 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7、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当时南宁邕宁区的一位农民分到了三亩地,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 .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共同纲领》
C . 《土地改革法》
D . 《宪法》
8、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9、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常出现的一个名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 . 实行土地改革
B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 实现国家工业化
D . 实现农业现代化
10、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政策是( )
A . 没收
B . 借用
C . 赎买
D . 租赁
11、“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A . 雷锋
B . 邱少云
C . 黄继光
D . 罗盛教
12、抗美援朝战争中,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 . 刘伯承
B . 朱德
C . 彭德怀
D . 邓小平
13、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 进行土地改革
B . 发动“大跃进”运动
C . 开展“三大改造”
D . 实行“一五”计划
14、“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出多少粮食来”。这些“豪言壮语”反映( )
A . 七地改革的成果
B . 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
C . “大跃进”的浮夸风
D . 土地承包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1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桥”指的是( )
A . 钱塘江大桥
B . 武汉长江大桥
C . 南京长江大桥
D . 川藏、青藏公路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 开展合作化运动
C .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 实行公私合营
1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18、我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一项创举是( )
A .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组织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的政策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
A . 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
B . 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
C .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D . 三大改造的继续
20、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这一成就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
A . 詹天佑
B . 侯德榜
C . 邓稼先
D . 袁隆平
21、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
A . “解放”牌汽车
B . “长安牌”汽车
C . “吉利”牌汽车
D . “奇瑞QQ”牌汽车
22、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历史的标志是( )
A . 胜利油田建成
B . 新兴电子工业发展起来
C . 大庆油田建成
D . 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23、下面这段歌谣来自于互联网: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王进喜,其别名叫“铁脊梁”;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有关这四位人物及业绩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杨靖宇——著名的抗日将领
B . 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
C . 王进喜——优秀的县委书记
D .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
24、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的主要目的是( )
A . 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
B . 帮助台湾独立
C . 切断台湾海峡南北交通
D . 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到1956年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建国初我国农村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看出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什么方式?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3)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农村改革的得失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经验教训?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述 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这一任务的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
3、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完成了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出现过一定的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请回答:
(1)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是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哪些失误?列举其中两例。
(3)在曲折中前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共八大后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了一批先进的人物,请举出其中两位模范人物,并谈一谈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先进人物的哪些精神?
(4)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