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21分)(共10小题)
1、空气中的 遇到了 的玻璃杯壁, 迅速 ,凝结为 。
2、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 ,因为 。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与 有关。
4、不要把密封的玻璃容器盛满水放人冰箱冷冻室,以防 。
5、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遇冷时体积会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
6、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气压下通常是100℃)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 ,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 。
7、如果塑料瓶盖拧得太紧,不好打开,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 ,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了。(选填“冷水中”或“热水中”)
8、用针筒做加热空气实验时,发现活塞向外移动了一段距离,这是因为 。
9、我们发现水在加热时温度不断 ,当温度上升到 ℃时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会 。
10、蒸发和沸腾都有水从液态变成 态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 热量。
二、 选择大乐园(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在夏季开车时,汽车容易爆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车轮的金属内圈受热体积膨胀
B . 橡胶制成的轮胎受热体积膨胀
C . 轮胎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2、下列现象不是利用热胀原理的是( )。
A . 水结冰
B . 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
C . 气温计液柱遇热上升
3、在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下列装置中,效果最好的是( )。
A .
B .
C .



4、有人从海南买了100米铅丝,带回黑龙江一量,发现铅丝变短了,这是因为( )。
A . 他被骗了
B . 黑龙江地区较冷,铅丝遇冷体积变小了
C . 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读取温度计数值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6、下列现象不会在水沸腾实验中发生的是( )。
A . 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
B . 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白烟
C . 熄灭酒精灯后,水温会持续升高
7、夏天,当你刚从游泳池里上岸时,身上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 . 岸上有风
B . 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 . 身上的水珠蒸发吸收了皮肤表面的热量
8、下列现象不属于蒸发的是( )。
A . 春天冰雪融化
B . 手上的水消失了
C . 水烧开时冒出白烟
9、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 . 雪
B . 冰
C . 雾
10、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 . 水缸中的水液化形成的
B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C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三、对错审判厅(每题2分,共20分)(共11小题)
1、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是为了防止轮胎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造成爆胎。( )
A . 正确
B . 错误
2、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
A . 正确
B . 错误
3、冬天,镜片上有时候会出现水雾,这是空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
A . 正确
B . 错误
4、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
A . 正确
B . 错误
5、用水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这个字会越来越清楚。( )
A . 正确
B . 错误
6、用水壶烧水,烧开时水会溢出,说明水受热后变多了。( )
A . 正确
B . 错误
7、当我们看到量杯内壁有小水珠时,可以推测量杯里装的水可能温度很高。( )
A . 正确
B . 错误
8、常用的温度计,玻璃管内的液柱会随着温度变化上升或下降,我们利用这个特点来测量温度。( )
A . 正确
B . 错误
9、水只有在达到100℃的时候才会发生蒸发。( )
A . 正确
B . 错误
10、将温度计下端浸人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A . 正确
B . 错误
11、快乐填一填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
蒸发 |
沸腾 |
|
相同点 |
|
||
|
|||
不同点 |
发生部位 |
|
|
温度条件 |
|
|
|
剧烈程度 |
|
|
|
液温变化 |
|
|
四、巧妙简答区(每题6分,共18分)(共3小题)
1、下面甲、乙两幅图,哪幅图画的是夏天的电线?哪幅图画的是冬天的电线?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等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会觉得很烫,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3、清晨,我们能看到路边的草叶上有很多露珠,你能说说这些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吗?
五、实践大乐园(12分)(共1小题)
1、下面是某组同学探究水蒸发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过程: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 的水,标出水的 。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 且 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2)观察到的现象: 。
(3)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4)你是怎么知道水蒸发跑到空气里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