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期末巩固提升训练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因此越是( )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A . 东边 B . 西边 C . 南边 D . 北边
2、下列电器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的是(    )。
A . 电风扇 B . 电水壶 C . 电瓶车
3、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则(    )

A . 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 B . 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 . 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 . 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霍乱、肺结核等疾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 . 人类不断探索微小世界,在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子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C .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5、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 一天 B . 一个月 C . 一年
6、自制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实验中,盖在标本上的薄薄的正方形小玻璃叫( )。
A . 盖玻片 B . 载玻片 C . 物镜
7、下图中,重物一样重,接触面相同,在沿箭头方向用力拉时,省力的是(    )。
A . B .
8、以下工具中,一般用法时省力的是(   )
A . 枝剪 B . 烤肉夹 C . 煤夹
9、观察细小物体时可以借助(     )。
A . 放大镜 B . 剪刀 C . 直尺
10、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质量等于( )。
A . 砝码质量减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B . 砝码质量加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C . 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11、由于地球自转,越是( )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A . 北边 B . 西边 C . 东边
12、利用下列(    )工具把螺丝钉从木板里取出来最省力、方便。
A . 羊角锤 B . 剪刀 C . 螺丝刀
13、图是一个轮轴示意图,它由一个大盘和一个小盘组合而成,要想使这个轮轴更省力,可以( )

A . 加长绳子 B . 更换大一点的小盘 C . 更换大一点的大盘
1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看到如图所示情况,向( )方移动可使图像居中。

A . 左上 B . 右上 C . 右下
15、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过程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④③②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1、如图所示,在一块薄木板的上方放几根铁钉,在木板的下方放一块磁铁,移动磁铁,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现象说明      .

2、通电后的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它的南北极跟            有关。
3、地球绕着      转的同时      产生了      

4、如图,用钉锤拔钉的过程中,其中“O”点是      点,“D”点是      点。用力时,在      点用力最省力。

5、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有各种能量存在。观察下图,看看图中情景用到了哪些能量?请仿照例子再说出三个能量利用的例子。

例:吸尘器利用了电能。       

      

      

      

6、电与磁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把电路巾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接通电流时指南针会      ;断开电流后指南针会      ,这说明       。

7、将下图左侧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填到相对应的括号内。

8、放大镜的特点是            ,所以也叫      
9、请将以下的简单机械分类,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类别

杠杆      

斜面      

轮轴      

滑轮      

10、给下面工具按用途分类。1.电磁炉2.电话3.飞机4.轮船5.算盘6.高压锅7.手机8.微波炉9.汽车10.电饭煲

炊具:      

通信工具:      

交通工具:      

计算工具:      

11、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      发现的,英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到 了细胞。
12、填表。根据你所学的科学知识,总结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

地球的形状

自转的证据

自转的方向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13、下图中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明在学习了面包发霉相关的知识后,在老师的倡导下,小明回家做了这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4块面包烘干,饭后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同样多的霉菌。

步骤二: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三四块面包上分别滴10滴水。然后,把4块面包分别放在4个塑料袋里,扎紧袋口。

步骤三:把4块面包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下图所示。

(1)比较分析实验现象:

①比较第1块和第2块面包,可以研究面包发霉和      的关系;

②比较第2块和第3块面包;可以研究面包发霉和      的关系;

(2)几天后,发现第二、四块的面包上都滋生了霉菌,你预测第      块面包上的霉菌数量最多。
(3)如下图,观察发霉变质的食物时,要用( )的方式闻气味。

(4)发霉的食物洗一洗是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吃的。
2、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全国人民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感叹祖国的伟大!黔东南州某小学六(5) 班的一个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⑴问题: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关系吗?

⑵假设:      

⑶实验步骤:

①实验材料:橡皮筋、剪刀、吸管、卫生纸芯、胶布、记号笔、直尺等。

②制备“发射器”:把一根橡皮筋割断,两端分别粘在卫生纸卷芯开口处两边,橡皮筋稍稍绷紧,但不要太紧,“发射器”制作好了(见图一)。

③制备“火箭”:从一根吸管上剪去3厘米,与另外两根吸管扎在一起,三根吸管并齐,短的一根放在中间。在其中的一根长吸管上每隔1厘米标上一个记号,“火箭”就制好了(见图二)。

④发射“火箭”:一只手抓住“发射器”,把“火箭”套在“发射器”的橡皮筋上,并用手指头按住橡皮筋的两端。另一只手把“火箭”一端往下来,然后松手,让“火箭”能笔直地往空中射去。

⑷实验结果:

“火箭”发射高度(米)

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厘米)

高度1

高度2

高度3

平均高度

2

1.5

1.6

1.4

1.5

4

2.5

2.4

2.3

2.4

6

3.5

3.6

3.4

3.5

由表中数据可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越长,“火箭”发射的高度就越      。橡皮筋拉伸时会产生      ,因此橡皮筋拉伸长度的长短代表      

⑸实验结论:由上述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期末巩固提升训练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