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检测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世纪初,战争危机不断加剧,其威胁主要来自于(   )

①三国同盟  ②三国协约  ③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联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下图是德国(中)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法俄三国的一张明信片。历时4年多并席卷欧亚非三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的战败方是(   )

A . 同盟国 B . 协约国 C . 英法俄 D . 德意奥
3、下图武器最可能首先出现在哪一次战争(     )

A .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4、某班以“一战—-人类的一次灾难”为主题开展合作展示活动。可供学生展示的有(   )

①电影《凡尔登战役》          ②《滑铁卢战役》

③一战伤亡损失统计            ④一战时期人们的日记和书信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5、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下列哪一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

A . 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6、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见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德国 D . 意大利
7、下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的情况(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苏德战争 D . 中华民族抗日战
8、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

A . 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 . 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C .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 . 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9、大约100多年前一个突发事件引发了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该事件是(   )

A . 攻占巴士底狱 B . 萨拉热窝事件 C .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D . 八一九事件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B . 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 . 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 . 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11、下图所表示的的历史信息,最准确地反映当时世界形势的是(   )

A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综合国力下降 B .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C . 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 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
12、“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式转变方向。一战爆发后哪个国家的举动最符合此成语 (   )

A . 意大利 B . 法国 C . 英国 D . 美国
13、德国的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此他们发动了(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远征俄罗斯 C . 南北战争 D . 巴黎公社运动
14、下列各项,哪一项的概念间具有因果关系(    )

A . 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 B . 欧洲殖民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 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 D .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
15、"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这是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这样一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弃了自己的盟友。这个国家是(    )

A . 奥匈帝国 B . 俄国 C . 德国 D . 意大利
1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 . 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 . 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 . 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 . 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7、五四运动促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对德和约”指的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九国公约》 C . 《北大西洋公约》 D . 《华沙条约》
18、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刘小明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小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都是德国挑起的战争 B . 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D . 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
20、

下图是同一地点,同一车厢,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件情节几乎相同的事件,但主角位置却颠倒了。第一张是一战后法国的福煦将军接受德国投降,第二张是二战期间希特勒接受法国投降。你认为最贴切的照片主题应该是( )

A . 联合的轴心 B . 冷战的对手 C . 竞争的对手 D . 亲密的伙伴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正确运用历史示意图,能够化繁为简,形象直观的了解历史,把握学习的重点,知道事物之间的联系。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率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哪一集团?他们以哪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这场战争?

(2)图二与图三分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两大阵营?

(3)图四是二战后形成的对峙局面,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称作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给上述图片确定一个共同主题。

2、按提示列举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2)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2)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加入军事对抗集团的是那个国家?

(3)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4、请看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别写出上图中A、B两国的名称及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2)这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3)根据下列描述,将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①成为这场战争导火线的事件②造成七十多万人的伤亡,有“绞肉机”之称的战役

(4)此次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由此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三、材料分析题(共6小题)

1、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绝处逢生】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险象环生】

材料四

对峙中的两大集团             丑陋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

【浴火重生】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六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指的是谁?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4)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5)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6)材料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近年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前有西方势力兴风作浪,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后有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这些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文明追溯】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和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3)【动乱分析】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

(4)【相关联想】18世纪,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与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5)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3、近代以来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曲跌宕起伏的歌,有时曲折连环,有时高歌猛进,耐人寻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在内。”

材料二:自古以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已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法德等国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重振欧洲,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更好地利用欧洲资源,必须重新组织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中的“我”指的是谁?他的开拓探险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为实现统一所采取了那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欧洲国家重新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纪帷幕】

20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并不是充满希望的舞台。

材料一:

材料二:百年前的一次灾难,“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直接死于大战的军人达900万,2000多万受伤,350万终身残疾,饿死疫死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5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材料三: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总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老虎”(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而“狐狸”(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崇尚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会场充满着争吵和争夺。这场尔虞我诈的争吵最终以《凡尔赛和约》的签订而换来暂时的“和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一的地图上,用字母A、B标出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分别核心。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场“百年前的灾难”的?这次灾难的转折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这个“和平”是暂时的。

(4)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脚下的白骨告诉我们:战争是残酷的;坟墓里的灵魂告诉我们:战争的代价是沉痛的。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有关反战的宣传语。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德皇威廉二世曾叫嚣道:“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应当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商品, 德国的知识,德国人的勤奋要漂洋过海……”此语一出,全世界,尤其是欧洲的英国.法国.俄国,惊悸地听着这称霸世界的宣言,感觉到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就在身旁,随时可能爆炸而祸及自身。

材料三:1916年6月,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战。协约国的战斗机源源不断地扑向德国阵地,德国也毫不示弱,就这样天空中的殊死搏斗持续了七天,双方损失异常惨烈。 ——战中索姆河战役

材料四:战争中,一架架飞机倾泻而下的是炸弹,流逝的却是生命。日本大地震引发的骇人听闻的核泄漏,让日本灿烂的樱花顿时黯然失色,原子弹变成人类自我毁灭的工具,对那些曾经参与或关注过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科学家们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们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根据材料二,英.法.俄惊悸这个庞大的火药桶,将这个火药桶最终点燃的导火索是什么?

(3)材料三告诉我们,一种新式的战争武器的问世。现代社会,飞机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请写出它的发明者。

(4)两次工业革命共同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除了飞机,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各一项交通工具的名称及发明者。

(5)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你的感受,有何启示?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2431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
1931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3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世界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勾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戴维·辛克莱

(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上面材料一中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读材料二中图,这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提到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4)这次会议在中国问题上如何“大搞秘密交易”?戴维·辛克莱为什么认为条约的签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

四、改错题(共1小题)

1、在巴黎和会上,经过讨价还价,最终签订了一个重要的条约《巴黎和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