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①初税亩 ②井田制 ③均田制 ④屯田制
C .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D . 分封功臣、贵族和王室人员
朝代年号 | 公元/年 | 每人平均亩数/亩 |
清康熙二十年 | 1673 | 27.92 |
清乾隆十八年 | 1753 | 6.89 |
清乾隆三十一年 | 1766 | 3.56 |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贵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
材料三 (今)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辱吏之俦,赢十百金,即奠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回答: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 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
——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请回答:
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曹操)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解。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自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请回答: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