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4.3国共合作抗日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陕北会师 D . 西安事变
2、1936年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

A . 张学良、蒋介石 B . 杨虎城、佟麟阁 C . 张学良、杨虎城 D . 蒋介石、杨虎城
3、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2014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

A . 签订《南京条约》 B . 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C . 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开始大屠杀 D . 日军占领东三省
4、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百团大战 D . 台儿庄战役
5、张学良被誉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那是因为他(    )

A . 发动西安事变 B . 发动九一八事变 C . 实行不抵抗政策 D . 参加重庆谈判
6、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大战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

A . 彭德怀 B . 杨虎城 C . 张学良 D . 李宗仁
7、《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一幕“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在这个城市上演,这个城市是指( )

A . 南昌 B . 南宁 C . 南京 D . 重庆
8、《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侮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材料所示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 .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 . 中国向日本宣战 D . 国民政府迁都
9、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10、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A . 北京大学 B . 黄埔军校 C . 京师大学堂 D . 京师同文馆
11、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毙伤俘日伪军达4万多人的战役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淞沪会战 D . 徐州会战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

A . 中国国民党 B . 中国共产党 C . 中华民族 D . 日本人
1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打战 D . 卢沟桥之战
14、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

A . 成立中国同盟会 B . 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 . 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守卫台儿庄、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 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B . 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C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 .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16、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下列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大战 C . 渡江战役 D . 百团大战
17、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中共一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 . 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C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8、阳泉狮垴山上有百团大战纪念碑,战役的指挥者是(     )

A . 贺龙 B . 彭德怀 C . 朱德 D . 毛泽东
19、

下图臂章佩用时间转为公元纪年,应是(    )

A . 公元1929年 B . 公元1939年 C . 公元1949年 D . 公元1940年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1900年以来的百年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从苦难深渊走向繁荣复兴的历史。请回答:

(1)首都蒙遭劫难是国之大耻。请写出1900年至20世纪上半期,外国侵略军先后攻占的我国首都的名称。

(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这说明了什么?指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

(3)港澳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请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你概述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时间:

基本情况:

(2)图二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报道,明年“南京的记忆”将作为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6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赴东欧展出。自1986 年以来,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二: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胡菅会”11月13日傍晚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尽管会谈仅仅22分钟,但成了APEC峰会期间最大新闻亮点,日本主流大报纷纷将“胡菅会”作为头条新闻。虽然中日首脑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至少破解了两个月来中日关系一个“僵局”,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据不完全统计,最近4年间,中日领导人在双边互访及各种场合会晤次数在20次以上,胡锦涛、温家宝都三次踏访日本,创造了两国交往史上的新记录。可以说,中日关系之所以能够走出“小泉僵局”而“回暖春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高层频繁热络的互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南京事件”指什么 ?在这次屠杀中有多少中国人被杀害呢?

(2)上述材料表明日本国内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怎样?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3)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一这一事件发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共方面派谁出面调停此事?

(3)材料二中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对此,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4)在上述两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了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6、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战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红军改编表明第几次国共合作正在形成?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的最大规模进攻性战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红军改编处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期间?

(3)依据材料二,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战略决战中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什么?

(4)材料三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5)材料四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4.3国共合作抗日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