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18-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情景默写(共1小题)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食马者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故虽有名马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患盗论
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①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 , 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② , 盗之源也。一源慢③ , 则探囊发箧④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④探囊发箧: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①盗可除乎
②衣食不足
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炊烟起处是故乡
查干
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不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是祥和宁静的一方偏僻之地。
②童年时,我的故乡穷,然有味道。味道在于她的宁静与祥和、与世无争和四邻和善的存世心态。就连晨间晚暮里,袅袅升起的炊烟,都有善的表述和情的高扬。村落与村落之间,相距较远,一般步行多半日才可抵达。但,炊烟相招,就是一种报平安和互通信息的过程。
③她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显得有些闭塞。外部世界,发生着什么事,与之无关,正如《西游记》里所说:“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家家户户耕田养牧(半农半牧),靠老天的赐予吃饭。因此,少有非分之想,也极少发生偷盗抢掠之事。
④因大家都穷,就相互靠拢,彼此救济,抱团取暖,谁家有事,大家帮忙。譬如,谁家房舍雨中塌了,全村人齐伸手,十天半月,三间土屋就立在那里。唯一答谢方式是,请大家吃一顿饸饹面,喝几盅村里自酿的高梁白干。再敬一锅锅旱烟,了事。没有其他说价,平平常常、自自然然,连那些表面的客套话,也都免了。而脸上流露的,只是憨态可掬的微笑和谦和质朴的腼腆。
⑤初春,当自家新菜长成,第一口,不是自己吃,而是送与左邻右舍尝鲜。自家乳牛下了奶,往往分一些给他家的老人和儿童吃。这,几乎成了村规,家家照做,而且心甘情愿。殡葬嫁娶,也是大家的事,绝无推托耍奸之事发生,这便是穷乡僻壤的味道。不仅能共苦,更可同甘。
⑥乡人敬畏大自然,信仰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家乡的阿拉坦山寺,一年四季总是香火不断,上山下山的香客,络绎不绝。
⑦家乡那时雨水充沛,雷雨频繁。雷劈之事常有发生,或动物或植物,一旦被殃及,人们便相信,那一定是被妖魔缠身,抑或做了什么缺德事,遭雷公斩杀了。也因为如斯,心怀不善者,雨天不敢出门。心坦荡者,大摇大摆雨中耕作。現在想来,这些现象十分有趣,也让人深思。信仰,或许是一种自律的神器,持有者,便可磊落光明,善始善终。因为,信仰的实质是真、善、美。一个族群,假如没有了信仰,就没有了自律,便就成为洪水猛兽。不但殃及他人,最终也殃及自身。
⑧故乡人大都没有文化,更不知老聃为何人?更没有读过他的《道德经》。然而,他们的一身操守,且點近老子的教诲。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中,有这样一些表述:“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为什么在一处偏远村落,有这样明道为人的修炼?或许,这便是人性中被遮蔽的光点,稍有擦拭,便可发光。
⑨老聃还有些话,是对孔子讲的,也是对众生讲的:“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正如老子所言,故乡人穷则穷,然,少物欲心清明。所以动与静,皆为坦然。他们不急不火,安安静静,不为名利所困扰,就接近了智慧。这是,所处的环境赋予他们的品行。他们的生活节拍是舒缓的所求也甚少温饱便足。这符合民谚·“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不着贪心占有”这一理念。不像如今一些人贪得无厌,动辄鲸吞千百万百姓血汗钱,而毫无愧疚之心。他们如斯敛财究竟为了什么?要带到哪里去?一个“财”字,为什么成为了他们的索命绞索?不能不令人深思。
⑩而如今,西方国家一些阔绰之人,则开始追求极简的生活方式,将无用之物一律弃之,抑或捐之。简而又简,一身轻松,不再囿己为金钱与物质的奴仆。如斯看来,有时候把富日子当做穷日子过,也是一种智慧和德行,就如我童年时代的故乡人。
⑪每当我从远方归去,远远看见缭缭又绕绕的故地炊烟,心里便感到暖融融的,脚下也陡然生风。只有故乡的炊烟,才有如斯强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因为,在那一缕缕炊烟下,有个叫“家”的地方,在等着你。有慈母一碗热腾腾的饸饹面在等着你。对游子而言,这便是天堂。犹如民谚所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何况那里还有,符合人生哲理的生存方式,在绵延着。前人陶渊明所心醉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归园田居》,也不过如斯耳。
(据《中国作家网》有删节)
|
|
|
|
炊烟 |
赐予 |
充沛 |
愧疚 |
每当我从远方归去,远远看见缭缭又绕绕的故地炊烟,心里便感到暖融融的,脚下也陡然生风。
五、名著阅读(共1小题)
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那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遜不肯受印。诗笑曰:“将军差矣。昔萧何、曾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云长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几误大事。”即拜受印绶。
六、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七、作文(共1小题)
(一)题目:你陪我长大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牧马人家的母马生下了三匹小马。小马一天天长大了。
这一天,牧马人对它们说:“你们想不想成为能追风逐电、驰骋天下的宝马良驹?”
“想!”三匹小马异口同声响亮的回答。
牧马人一听,脸上绽开了笑容,说:“好,这也是我所希望的。那你们看看,你们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要一副精美的辔头。”一匹小马说。
我想要一副漂亮合体的马鞍。”另一匹小马说。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牧马人问第三匹小马
“我最想要的是一根皮鞭。”
“皮鞭?”牧马人和那两匹小马都吃了一惊。
因为我知道,不论是谁都有惰性,有了皮鞭的时时鞭策,我就会克服惰性,从而踏上驰骋天下的征程。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