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市六中珠江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①大量植树造林 ②用大量氢氧化钠液吸收 ③防止CH4到空气中:④化石燃料的燃烧 ⑤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⑥控制白色污染:⑦不要往河里乱扔垃圾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②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③闻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⑤点燃.
二、多选题(共1小题)




三、填空题(共2小题)
请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
|
四、流程题(共2小题)
①SiO2属于 (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E、单质
②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③写出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化学方程式 。
①由香兰素与乙醇混合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香兰素由 种元素织成,76g香兰素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
③香兰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已知:①CaC2+2H2O=Ca(OH)2+C2H2↑;②CaCl2+H2O+CO2+2NH3=CaCO3↓+2NH4Cl。
五、计算题(共2小题)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氧气的质量(g) |
8 |
16 |
32 |
H2O的质量(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六、实验题(共1小题)
①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
③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④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七、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⑴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⑵查阅相关资料(资料主要信息如下)
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与水反应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洗涤助剂之一。
⑶猜想:“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可能是过碳酸钠。
⑷设计与实险
小红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助小红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序号 | 主要操作步骤 | 主要实验现象 | 操作目的 |
① | 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 (黑色固体);在分液漏斗a中加入新配制的“污渍爆炸盐”的饱和溶液;在分液漏斗b中加入 。 |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a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 | 生成大量无色气体 | |
然后 |
|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 |
第②步操作得到的结论: 。 | |||
③ | 待第②步反应停止后,打开分液漏斗b的活塞,放出适量溶液后,关闭活塞 | 生成大量无色气体 | |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
| 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 | |
第③步操作得到的结论: 。 |
⑸实验的初步结论
小红认为:“污渍爆炸盐”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污渍爆炸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过碳酸钠。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2和CO的混合物。
(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A中出现 的现象。
a、B中变浑浊,D处能点燃
b、B中变浑浊,D处不能点燃
c、B中无明显实验现象,D处能点燃
d、B中无明显实验现象,D处不能点燃
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
反应后的质量 |
|
A(试管+固体) |
m1 |
m2 |
B+C(广口瓶+溶液) |
m3 |
m4 |
若猜想②成立,则m4-m3 m1-m2 (选填“>”“<”或“=”),此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