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共10小题)

1、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护国战争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2、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3、“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   )
A .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4、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 . 帝制复辟 B . 军阀混战 C . 日本侵华 D . 东北易帜
6、“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歌曲描述的史实发生在(   )
A . 北伐战争期间 B . 红军长征期间 C . 抗日战争期间 D . 人民解放战争期
7、习近平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是(   )

①邓世昌②赵登禹③张自忠④左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国共首次合作 C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全民族团结抗战
9、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的谈判是(   )
A . 西安事变 B . 皖南事变 C . 重庆谈判 D . 汪辜会谈
10、1897安事年变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   )
A . 维新变法 B . 民主革命 C . 实业救国 D . 民主科学

二、归纳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共4小题)

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1)“先北后南、缓进急战”,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战南昌、赴井冈、抗臼战场八路军统帅威名扬
(3)复辟帝制,护国战争众叛亲离中他绝望离世
(4)领导北伐、叛变革命、国共大决战他败退台湾
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地点。
(1)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在这里得到显示
(2)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中共国共产党在这里从幼稚走向成熟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里初步形成
3、抗日战争,留下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浓墨重彩的一笔。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十四年抗战,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这场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这次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
(4)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文件或条约。
(1)沙皇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士面积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3)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为“耕者有其田”而颁布的土地文件是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起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材料二: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材料三: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他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1)材料一当中的“这次起义”发生在哪里?依据材料说出这次起义的意义(一点即可)
(2)材料二中的“武装暴动”指什么?“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指哪里?它在中国革命中有什么地位?
(3)材料三中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什么道路?
(4)以上三则材料的学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起伙来打的仗”…在这历时近八十年的“西化”这程中,清末的三位政改专家——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一个比一个激烈的,一个比一个彻底的。

(1)请举出英国和中国所打的“全仗”“半仗”各一次?这些战争的结局说明了什么?(3分)
(2)在中国“西化”的过程中,“清末的三位政改专家”分别领导了哪些就过探索活动?
(3)这些救国探索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为北伐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材料二: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材料三: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的主要成果一例。
(2)材料二中,国共“同仇敌忾“合作领导的战争名称是什么?写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典型战役各-例。
(3)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的“三个战役”中解放了我们东北家乡的是哪一次?
(4)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体现了国共两党间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共2小题)

1、构筑历史发展的时序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A事件反映的是哪次农民运动:      
(2)B事件中这一阶级派别努力的目的是:      
(3)C事件中在黄海海面“以死壮军威”的民族英雄是:      
(4)E事件中所签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5)D、F两个事件共同的特征是学习西方的:      
(6)G事件中所标举的口号是:      ;其代表人物中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7)通过观察以上年代尺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线索是: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4)【马克思主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