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八年级2019-2020学年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共12小题)
1、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 .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 . 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低
D .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4、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 . 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 . 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 . 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5、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 . 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6、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 . 酒精的熔点高
B . 酒精的沸点低
C . 酒精的凝固点低
D . 酒精可染成红色
7、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6mm
B .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8、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 .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 .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 .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 .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9、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 .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 .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D .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0、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 . 降低了周围的空气温度
B . 降低了人的体温
C . 加快了人身上汗水的蒸发
D . 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11、夏天我们在吃冰棍儿时,会发现从冰棍儿上冒出“白汽”,而在冬天我们哈气时,一样也可以看到这种白汽,关于这两种白汽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都是液化现象
B . 都是汽化现象
C . 夏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
D . 夏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 白炽灯的灯丝用久后变细了
B . 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后变干了
C . 将糖块放入水中后水变甜了
D . 吃冰棍儿后人觉得凉快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4分)(共6小题)
1、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2、如图秒表的读数是 s,物体的长度是 cm.
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甲乙 相同;甲丙 相同。(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4、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的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5、太阳和地球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收缩,这时会产生“呼吸”的声音,若用仪器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则仪器 “听到”地球的声音, “听到”太阳的声音。(两空都选填“能”或“不能”)
6、小明家装了空调,夏天小明有时发现窗户玻璃上有雾珠,这些雾珠应该出现在窗户的 (“内侧”或“外侧”)。这些雾珠的形成都是由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8分)(共3小题)
1、某物理趣小组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1)读出小车从A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AC= cm。
(2)若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为3秒,则小车经过AC的平均速度vAC= c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下表列出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则: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编号为 和 的琴弦进行探究。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编号为 和 的琴弦进行探究。
(3)在实验中,研究猜想1和2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叫做 (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3、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 ℃(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共2小题)
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2、一辆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5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5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2)汽车行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