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四)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 (共22小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 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 的长喙,那 的脚,增之一分则 ,减之一分则 ,素之一忽则 ,黛之一忽则 。
(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 。少年智则 ,少年富则 , , , , , , , 。
(3)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
(4) 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 美, 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 。即使是 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 在飞行,这情景 。
2、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1)垂绣 , 。 ,非是藉秋风。
(2) , 。 ,穿尽红丝几万条。
(3)死去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4)山外 , ? ,直把 。
3、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1)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 。 , 。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月落乌啼霜满天, 。 ,夜半钟声到客船。
(4)山一程, ,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 ,聒碎 , 。
4、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1) , 鳜鱼肥。青箬签,绿蓑衣, 。
(2)敏而好学, 。
(3)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5、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 、 。心不在此, ,却 , , ,记亦 。三到之中, 最急。心既到矣, 岂不到乎?
(2)盖士人读书,第一 ,第二 ,第三 。 则断不甘为下流; 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 ,如 ,皆无识者也;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半亩方塘一鉴开, 共徘徊。问渠 ?为有 。
(4)昨夜江边春水生, 。向来枉费推移力, 。
6、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1)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莫等闲, , 。—岳飞
(3) ,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4)多少事, ;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毛泽东
7、古诗文、日积月累默写。
(1)夫君子之行, , 。非澹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
(2) ,戒以俭。——魏征
(3)由俭入奢易, 。——司马光
(4)一粥一饭, ; ,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8、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是按“ —— —— —— ”的顺序写的。
(2)《将相和》一文讲述了 、 、 三个故事。文中的“将”指 ,“相”指 ,“和”的意思是 。
(3)《冀中的地道战》的作者是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 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 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 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9、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松鼠》是一篇 说明文,又称 。课文抓住了松鼠的 、 、 、 、 等方面表现松鼠外形的漂亮、可爱。
(2)《父爱之舟》一文的作者是 ,作者把父爱比作 。
(3)《我的“长生果”》一课中,“长生果”指的是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 。“
10、根据提示填空。
(1)秋夜,漫步在松林中,不时传来泉水叮咚的声音,我不禁吟诵起《山居秋暝》中的诗句:“ , 。”
(2)人要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就得清心寡欲,要实现远大理想就得安定清静,所谓“ ,非宁静无以致远”。同样做事情要抓紧时间,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这就是“不饱食以终日, ”。
(3)《长相思》是一首 ,作者是清代的 ,其中“ ”点明了作者身在行军途中,“ “一句则写出了将上的思乡之情。
(4)看到有的同学喜欢玩手机,荒废了学业,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白了少年头, 。”
11、根据提示填空。
(1)宋代诗人 的《示儿》一诗中“ , ”,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信念;张继在夜间停船时写下《 》,诗中“ , ”两句诗描写的是秋夜景色。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面对同学不懂装懂的情况,我可以用“ , , ”来劝他。
(3)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正如陶渊明所言:“ , 。”
12、根据提示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课文,有好儿篇在详略安排上颇具匠心。如《圆明园的毁灭》详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 。《落花生》详写的是 ,作者借此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 , 。“
(2)我想以毛泽东所说的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作为我的座右铭。
(3)节约不只是口号,更在于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如朱用纯所说的“ , ;半丝半缕, ”。
13、根据提示填空。
(1)《论语》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和精神,以及教诲别人的态度:“ , , 。“
(2)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我还知道的中国民间故事有《 》《 》。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著名作家的作品,有琦君写的《 》, 写的《忆读书》, 写的《鸟的天堂》,我还在课外读了 (作家)写的《 》(书名)。
(4)《已亥杂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变革和出人才的诗句是“ , ”。
(5)我们学过许多勤俭节约的名言佳句,选择你喜欢的一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昔日的辉煌”是为了突出自豪之情。 (1)
A . 正确
B . 错误
(2)《父爱之舟》中“他扎紧裤脚……将棉袍的下半截擦起扎在腰里”这句话是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2)
A . 正确
B . 错误
(3)贾宝玉、林黛玉都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3)
A . 正确
B . 错误
(4)《渔歌子》是张志和写的诗。 (4)
A . 正确
B . 错误
(5)《慈母情深》细致描写母亲掏毛票的动作,是为了突出母亲不舍得花钱给“我”买书。 (5)
A . 正确
B . 错误
1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当你读到一个比较长的好故事,想把这个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别人,就需要缩写故事。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松鼠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2)
A . 正确
B . 错误
(3)“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是比喻句。 (3)
A . 正确
B . 错误
(4)“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的“硎”是指磨刀石。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居高声自远”与“居安思危”中的“居”意思不同。 (5)
A . 正确
B . 错误
16、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冯骥才《珍珠鸟》 布封《昆虫记》 巴金《家》
B . 清少纳言《四季之美》 林杰《乞巧》 罗贯中《水浒传》
C . 郭沫若《白鹭》 施耐庵《红楼梦》 贾平凹《月迹》
D . 吴冠中《父爱之舟》 梁晓声《慈母情深》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许地山开始创作时以“落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B .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文中写火箭比流星体的速度快。
C . 《松鼠》这篇文章语言生动、传神,属于文艺性说明文。
D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在作者看来,父母之爱有两种表达形式:“真诚鼓励”与“严格要求”。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牛郎织女》一文中说牛郎织女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七日会一次面。
B . 《将相和》中蔺相如说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一方面是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试探秦王以城换璧的真假。
C . 清代曾国藩教育子孙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D . 《月迹》告诉人们:美属于每一个人,人人都应该拥有美。
19、下列对划线字词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B . “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缠”反映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C .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固然”写出了作者觉得明亮的月夜并不美。
D .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龙”在这里比喻少年中国,写出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20、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情感不一致的句子是( )
A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C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1、要在阅览室张贴一张宣传标语,不合适的一句是( )
A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 .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C .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D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2、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与“一直到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表达的意思和效果是一样的。
B .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C .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句话表现了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D .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这句话写出了海力布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说明他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