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同步试卷(第2课时 文化教育革新)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刊是(    )
A . 《中外纪闻》 B . 《民报》 C . 《中外新报》 D . 《申报》
2、小明同学对“近代社会生活”这一课题很感兴趣,以下社会生活场景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阅读各类报刊     ②乘坐轮船外出旅行      ③学会了照相和观看电影      ④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下列书刊中,属于中国近代较早介绍西方生物进化论思想的是(    )
A . 《物种起源》 B . 《天演论》 C . 《新青年》杂志 D . 《海国图志》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道光皇帝仅仅留下了几张宝贵的个人照片 B . 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 C .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 D . 辛亥革命后大兴剪辫之风
5、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女子可以不缠足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6、近代风俗的变迁与社会政治革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B . 剪发兴,辫子灭 C . “先生”兴,“大人”灭 D . 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7、一批早期改良派的思想家批评洋务派只知“师夷长技”,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他们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这里的“他们”为“得西艺之要领”采取的措施是( )

①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④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8、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重大贡献。这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9、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是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轮船、火车 ②电报、电话 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 ④三跪九叩之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0、对戊戌变法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B . 维新派与顽固派力量失衡,变法失败是必然 C . 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企图通过制度改良发展资本主义

二、简答题(共2小题)

1、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这两大政治派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
(3)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场运动分别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要成功地把西方现代文明引入传统社会的制度层面,需要掌握制度创新的适度性,改革只宜采取缓进的方式。而戊戌变法主持者企图短期(103天)内变更整个“皇朝行政体制”对旧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触动过重,过于激烈的变革行为,导致潜在的反对者转变为公开的反对者,从而扩大了本来就很强大的反对派阵营。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

材料二: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在1895、1904年分别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清帝国与俄罗斯,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但其改革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土地兼并依然严重等封建残余现象,与日后发生的一系列日本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 但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评明治维新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0世纪30年代,走上侵略道路的日本给重庆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今天我们深化改革你有何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同步试卷(第2课时 文化教育革新)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