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繁荣
B . 手工业兴旺
C . 海外贸易发达
D . 文化昌盛
2、下列历史事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
A . 开始使用牛耕
B .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 . 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 .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 )
A . 西汉
B . 唐朝
C . 南宋
D . 明朝
4、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国家统一
D . 宋代民族融合
5、对“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 . 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 . 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 . 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6、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 . 领先于日本
B . 落后于欧洲
C . 居于领先地位
D . 比阿拉伯发达
7、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职能是( )
A . 主持变法
B . 监察百官
C . 管理海外贸易
D . 执行削藩政策
8、从唐朝中晚期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 .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 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D . “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9、李明上网查阅了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B . 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C . 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D . 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10、“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 )
A . 长安
B . 临安
C . 建康
D . 东京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如图是世界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在当时叫什么?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
(2)结合所学分析纸币出现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宋代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代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