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 祖国统一 B . 民族团结 C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D .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2、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
A . 一个国家,两种行政制度 B . 一个国家,两种管理制度 C . 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D . 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3、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
A .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 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 . 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4、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经济特区最大的不同是(    )
A . 经济制度 B . 主权归属 C . 社会制度 D . 社会生活
5、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
A .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 . 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澳门 C . 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 .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6、如下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一国两制”构想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我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 .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 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D . 外交政策的成熟
8、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贯彻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
A . 孙中山 B . 毛泽东 C . 周恩来 D . 邓小平
9、“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    )
A . 两岸对峙 B . “台湾独立” C . 祖国统一 D . 反攻大陆
10、台湾被割占到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的兴衰紧密相连。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    )

①坚决反对“台独”,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

②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争取早日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③积极推进两岸交流,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已二十年,但回归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和两个地区走过的不寻常之路仍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吧!

【沉重的记忆】

歌曲一: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

歌曲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歌曲一和歌曲二分别与哪两个地区有关?
(2)“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指的是什么事件?
(3)上述两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怎样理解这一构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五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