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生铁与稀盐酸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其成分是( )
A . 铁
B . 氯化亚铁
C . 水
D . 碳及其它不溶性杂质
2、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A .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生锈,所以古代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至今
B .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能磨损铝的表面
C . 因为铁易生锈,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
D .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3、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 很高的熔点
B . 良好的导电性
C . 很大的硬度
D . 银白色的光泽
4、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 . 延展性
B . 导电性
C . 弹性
D . 导热性
5、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
A . 蜡烛
B . 铝
C . 磷
D . 铁
6、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的是( )
A . 稀硫酸
B . 稀盐酸
C . CuSO
溶液
D . FeSO
溶液


7、将56g铁样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1g.则铁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 . 铝
B . 铜
C . 锌
D . 银
8、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 )
A . 用来做保险丝
B . 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C . 用来制造人造骨
D . 用于制造船舶
9、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含碳量:生铁>钢
B . 含铁量:
>FeO
C . 地壳中元素含量:Fe>Al
D . 韧性:生铁>钢

10、据调查,儿童佝偻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造成佝偻病的原因是因为体内缺乏( )
A . 碘元素
B . 铁元素
C . 锌元素
D . 钙元素
11、把金属X放入Cu(NO
)
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放入Mg(NO
)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Mg、X、Cu
B . X、Mg、Cu
C . Mg、Cu、X
D . Cu、X、Mg
12、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是紫红色固体
B . 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 . 铝能与酸反应
D . 钠的质地较软
13、刚玉是自然界中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的物质,它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所组成.刚玉的化学式为( )
A . SiO
B . Fe
O
C . Al
O
D . Fe
O







14、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丁>丙
B . 丙>丁>乙>甲
C . 丙>乙>丁>甲
D . 乙>丁>丙>甲
15、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
A . 耐腐蚀性能不同
B . 含碳量的高低不同
C . 含杂质种类不同
D . 机械加工性能不同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 .
2、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①硬度 ;②熔点 ;③密度 ;④颜色 .
3、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液(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这个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根据如图所示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
(2)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填元素符号).
(3)若单质Y为氢气,请任写出一个符合图示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
,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 (“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
3、小琴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实验.
(1)A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时,将铁丝和银丝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一生锈的铁钉7g,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共得到氢气0.2g.
求铁钉中铁锈的质量分数?
5、把10g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放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金属混合物与稀硫酸的总质量减少了0.1g,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