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统考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共5小题)
1、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2、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灯火焰的各个部分中温度最高的是 。
3、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 (填“液体”或“固体”)。
4、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 (填“拉瓦锡”或“伽利略”)。
5、人们常常根据的 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的食盐。
A . 20克
B . 36克
C . 100克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
A . 天气表
B . 气温表
C . 天气日历
3、下列物体中,( )是利用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制成的。
A . 弹簧沙发
B . 皮球
C . 橡皮筋
4、注射器抽进空气后,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 )。
A . 一点都推不动
B . 推到底
C . 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5、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左右。
A . 上午10时
B . 中午12时
C . 下午2时
6、食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 )的说法是正确的。
A . 水面最咸
B . 各个地方一样咸
C . 中间最咸
7、同一时间,小红在室外阴凉,通风处测得的温度是8℃,在阳光下测得的温度是12℃。她在天气日历中应该记录的气温是( )。
A . 8℃
B . 10℃
C . 12℃
8、温度计读数的正确方法是( )。
A .
B .
C .



9、水沸腾时,可以看到烧水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汽”。这“白汽”是( )。
A . 水蒸气
B . 空气
C . 小水滴
10、夏天游泳后,小明从泳池出来身上湿湿的感觉特别凉快。这主要是因为他身上的水分在( )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A . 蒸发
B . 沸腾
C . 升华
1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各不相同。下列哪一组的水都是液体形态的?( )
A . 霜、冰
B . 雨、雪
C . 雾、露
12、用湿布擦黑板,过了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 . 蒸发
B . 冷却
C . 凝结
1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每天的同一时间测量
B . 在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测量
C . 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14、下列现象说明要下雨的是( )。
A . 松果鳞片打开
B . 蜻蜓低飞
C . 蜘蛛结网
15、测量降水量时,雨量器应放在( )。
A . 屋檐下
B . 大树底下
C . 上面或周围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共9小题)
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A . 正确
B . 错误
2、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来判断。( )
A . 正确
B . 错误
3、用自制的小天平可以精确地测出一个气球内空气的重量。( )
A . 正确
B . 错误
4、红旗在飘扬,说明空气在流动。( )
A . 正确
B . 错误
5、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
A . 正确
B . 错误
6、晴天的时候,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
A . 正确
B . 错误
7、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
A . 正确
B . 错误
8、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2个等级。( )
A . 正确
B . 错误
9、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 )
A . 正确
B . 错误
四、找联系(共6分)(共1小题)
1、观测天气。
风向标( ) A.测量气温
风速仪( ) B.测量风速
温度计( ) C.测量风向
五、实验探究与分析题(共36分)(共4小题)
1、从天气日历中获取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
气温 |
风速 |
云量 |
2016.5.1 |
14℃~21℃ |
|
|
(1)从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
(2)根据红旗的飘动情况,当天的风速是 级。早上观察到红旗向东南方向飘动,我们可以推断,此时吹的是 风。
2、溶解和分离实验。
(1)我们在研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实验后,我们知道加热、 、 方法能加快溶解。
(2)小明想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以用( )的方法。 (2)
A . 过滤
B . 蒸发
C . 沉淀
(3)使用酒精灯时,这些方法正确吗?正确的打“√”,错的打“×”。
吹灭火焰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 用灯帽盖灭火焰 用外焰加热
( ) ( ) ( ) ( )
(4)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酒精洒到灯外燃烧,可用( )的方法将火熄灭。 (4)
A . 浇水
B . 用书本扇风
C . 把湿抹布盖上去
3、小明在实验室连续测量了一杯热水的温度,得到以下数据。
时间 |
开始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7分钟 |
温度(℃) |
78 |
75 |
72 |
|
67 |
65 |
64 |
63 |
(1)由于小明大意,在记录单上不小心滴上了一点墨汁。根据你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的规律推测出3分钟时的水温可能是( )℃。 (1)
A . 71
B . 69
C . 68
(2)这杯水在这7分钟内水温的变化规律是( )。 (2)
A . 匀速下降
B . 先快后慢下降
C . 先慢后快下降
(3)一天之后,这杯热水的温度会( )。 (3)
A . 和教室里空气的温度一样高
B . 比教室里空气的温度高
C . 比教室里空气的温度低
(4)如果把这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水温会继续下降,降到 ℃的时候,水杯里的水开始结冰。
(5)如果这杯水有200毫升,小明做完实验后将它放置在窗台上,一个星期后会发现( )。 (5)
A . 水位不变
B . 水位下降了
C . 水位上升了
4、小华在家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团纸巾放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过了一会再把杯子竖直拿出水面。
(1)纸巾碰到水很容易弄湿,因为它的 很好。(填“吸水性”或“渗水性”)
(2)在这个实验中纸巾湿了吗? 。这是因为杯子里的空气 。
(3)如果小华在杯子的底部戳一个洞,再来做这个实验,那么( )。 (3)
A . 纸会湿
B . 纸不会湿
C . 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