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1、进入21世纪,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热。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探测火星将有利于寻找地球之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 形成四季更替 B . 出现“磁暴”现象 C .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D . 产生地方时差
3、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1)
A . B . C . D .
(2)北京时间2018年7月15日23时在俄罗斯莫斯科进行世界杯决赛,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2)
A . 北半球 北移 较快 B . 南半球 北移 较快 C . 北半球 南移 较慢 D . 南半球 南移 较慢
4、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1)
A . 气温高,气压高 B . 气温高,气压低 C . 气温低,气压低 D . 气温低,气压高
(2)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 (2)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5、露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能正确解释谚语“露重见晴天”的叙述是(     )
A . 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 . 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 . 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 . 天气晴朗,水汽蒸发快
6、读下面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1)
A . B . C . D .
(2)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图中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2)
A . B . C . D .
7、2018年9月,台风“山竹”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沿海登陆,给福建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形成台风“山竹” 的天气系统是(     )
A .   B . C . D .
8、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表示雨水补给和季节性融雪补给类型的分别是(     )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② D . ③、①
(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 (2)
A .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 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C . 泥沙含量大 D . 冬季封冻断流
9、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题。

(1)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1)
A . B . C . D .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2)
A .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 . 形成著名的渔场 C . 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 .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10、读“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1)
A . 阿尔卑斯山脉 B . 喜马拉雅山脉 C . 华山 D . 安第斯山脉
(2)图中③处的山地成因为(    ) (2)
A . 向斜成山 B . 背斜成山 C . 褶皱隆起成山 D . 断层上升成山
1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1)
A . 地壳运动 B . 流水侵蚀作用 C . 流水搬运作用 D . 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 (2)
A . 冲积扇 B . 洪积扇 C . 三角洲平原 D . 河漫滩平原
12、下图为某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气候类型是(     ) (1)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大陆性气候
(2)该地(     ) (2)
A . 在北温带沿海地区 B .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 .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3、下图为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近100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波动上升 B . 无规律的变化 C . 一直缓慢上升 D . 没有明显变化
(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2)
A .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B . 由于海水蒸发增加,世界海平面逐渐下降 C . 大部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加干燥 D . 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14、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1)
A . 纬度地带性 B . 经度地带性 C . 垂直地带性 D . 非地带性
(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热量条件 B . 水分条件 C .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 .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15、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 )
A . 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B . 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C . 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 D . 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      ,弧EAF是       (填“晨线”或“昏线”)。
(2)太阳直射      (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3)图中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此时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A点的日出时间是      。过了这天,福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      。(填“变大”或“变小”)
2、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处地面冷热不均,甲、乙中受热的是      处,冷却的是      处。
(2)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三处;气压最高的是      处;气压最低的是      处。
(3)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城市中心。若此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夜晚热力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陆地,      是海洋。(填甲或乙)
3、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判断依据      , 甲形成地貌的成因      。从地貌类型看,丙为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      作用形成;丙、丁处由      作用形成。
(3)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处,如果要找石油和天然气宜选择在      处,找地下水宜选择在      处。
(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环节②代表的名称是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      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
4、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是       地域分异规律;自然景观从③一⑤一⑥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是      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自然景观①常年受       (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为       
(3)福建可能在上图的       (填代号)所示自然带范围内,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三、综合题 (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气温为8℃时,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说明其原因。
(2)丙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原因。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      ,所借助的洋流是      (填序号以及洋流名称)。
(4)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      原因是      
(5)下图为“海洋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材料二C处洋流的是(   ) (5)
A . B . C . D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