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天津津南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型注释)(共22小题)

1、下列体现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保护的规定是 (  )

①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②禁止溺婴、弃婴 

③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⑤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 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A . ①②③ B . ③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2、下列对“公民”和“人民”概念使用正确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 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 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 . 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3、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时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__________;法律要求做的,我们__________;法律禁止做的,我们__________。(   )

A . 积极去做、必须去做、坚决不做      B . 坚决不做、积极去做、必须去做 C . 必须去做、坚决不做、积极去做      D . 可以去做、必须去做、可做可不做
4、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B . 小李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C . 刘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D . 黄老板写信向市工商局反映校园周边小商贩的不法行为
5、2014年3月31日,成都市一名男子揪住儿子的头发,从自家阳台的一头拖到另外一头,并将孩子的头往阳台上撞……。该男子的行为(   )

A . 正确地行使了对儿子的监护权       B . 能确保儿子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C . 严重侵害了儿子的生命健康权      D . 能让儿子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
6、中学生小刚期末考试数学没有及格,受到数学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小刚简直比猪还笨。老师的言行侵犯了小刚的(   )

A . 合理监督权 B . 人格尊严权 C . 宗教信仰权 D . 维护姓名权
7、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士可杀不可辱”。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   )

A . 个人的良好表现 B . 他人客观公正评价    C . 集体成员的推荐 D . 赢得更多社会尊重
8、上海一家化妆品公司,在网站首页使用“品牌代言人:赵雅芝”及其签名字样,并配有大幅照片。赵雅芝因此将其告上法庭。法庭最终判决该公司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25万元。本案中,该公司侵犯了赵雅芝的(   )

A . 姓名权与隐私权 B . 肖像权与隐私权    C . 隐私权与名誉权 D . 姓名权与肖像权
9、“姓名电话均可查,住址车牌都不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短信骚扰寻常事,不胜其烦不堪扰!”导致这些烦恼是因为公民的         被侵犯了。(    )

A . 名誉权 B . 荣誉权 C . 隐私权 D . 肖像权
10、玲玲收到好友晓晓的电子邮件,请其帮忙解决一些苦恼,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玲玲却把晓晓信件的内容告诉了其他同学,晓晓得知后很气愤。这件事启示我们(   )

A . 不要相信任何人,要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B .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朋友的事告诉别人 C . 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D . 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强化守时和自我意识
11、中学生小健在校外被高年级学生李某欺诈,表哥小刚为了给小健出气叫了几个朋友找到李某,将其打得鼻青脸肿,直到李某苦苦哀求才罢手。小刚所谓维护表弟的行为(   )

A . 正确的,对于违法分子就应该以牙还牙       B . 错误的,冤冤相报何时了,能忍就忍了 C . 正确的,但是教训李某时应该把握分寸       D . 错误的,公民应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1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下列不属于言论自由的是(   )

①煽动他人破坏社会公德      ②教唆他人破坏民族团结

③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情况    ④侮辱、诽谤他人

A . ①②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3、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   )

A . 参加民兵组织 B . 人身自由权 C . 民族风俗习惯 D . 扶助赡养权
14、“小时候,妈妈为我端洗脚水;长大后,我为妈妈端洗脚水。”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一电视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

A . 养儿防老的传统美德 B . 和睦相处的亲情关系 C . 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 D . 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15、王亮将吕明较胖的脸型十分夸张地画了一幅漫画,并以《肥猪》为名,张贴在教室里,吕明理直气壮地和王亮进行了交涉。这是吕明在积极维护自己的(   )。

A . 名誉权和荣誉权 B . 荣誉权和姓名权     C . 名誉权和肖像权 D . 肖像权和姓名权
16、张敏和李某因工作发生矛盾,李某就用手机多次向同事发侮辱张敏的短信,张敏无法忍受李某的行为,向法院起诉李某。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 . 用手机发短信就会扰乱社会秩序 C . 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D . 起诉是解决此类矛盾的唯一方式
17、人格尊严不可辱。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

①生命健康权  ②自由权    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         ⑤姓名权    ⑥隐私权

A . ①④⑤⑥ B . ①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②③⑤⑥
18、自“醉驾入刑”实施以来,各地法院先后宣判了多例因醉酒驾驶被处以刑罚的案件。同学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醉酒驾驶是个人的事,国家不应该干涉。” B . 小杰:“醉酒驾驶只是不道德行为。” C . 小李:“醉酒驾驶不一定都是违法行为。” D . 小华:“醉酒入刑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9、“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段话说明(   )

①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行使权利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③权利与义务都可以放弃     ④履行义务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20、2012年6月27日《重庆商报》报道“我有五套房子一部车,把你打了又怎样嘛?”渝北区统景镇职业中学一名男老师在打学生时的一席话,让网友们惊诧不已。该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受到学生挑衅,因此殴打了学生。该老师侵犯了学生的(   )

A . 生命健康权 B . 人格尊严权 C . 肖像权 D . 姓名权
21、小强将小明父母离婚的事告诉了班上的很多同学。小明得知后.感到自己在班上无地自容,于是他捏造事实,逢人便说小强偷东西。为此,两人发生争执,进而扭打起来,小强受伤入院。小强和小明的上述行为(   )

①相互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②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姓名权

③既是违法行为,又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④都侵犯了对方的人身自由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22、下列不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为有(   )

A . 窃听他人电话 B . 毁弃他人信件            C . 擅自查看他人的电子邮件 D . 公开他人的身份证号码

二、主观题(共5小题)

1、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请你说说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认为我们应如何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3、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平凡人物】毛毛的父亲15年如一日自愿赡养一位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有空儿就陪老人聊天,好吃的先给老人,像伺候自己的亲人一样。

毛毛的父亲履行了什么义务?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履行这项义务有何意义?

(2)【明辨是非】有人认为,我们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请你谈谈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5、维护隐私,共创和谐。

材料一:宁宁与盈盈是好朋友。星期五下午,宁宁要参加学校举办的球赛,便把自己的日记交给盈盈,让她替自己保管一会,出于好奇,盈盈打开了日记本,阅读了其中的一些内容,并把日记中的一些事情告诉了班上的同学。宁宁回来后,班上的同学正在看她的日记。有的同学还取笑她,这使她很难堪。

材料二:2011年1月中旬,山东省政府在潍坊召开了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素质教育新政,其中规定从今年高考考生成绩将成为个人隐私不再对外公布。除招生录取机构以外的其他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全部考生的信息。

(1)你是否赞同盈盈的做法?请说出你的理由。

(2)为了人们自由舒适的生活,我们要尊重他人隐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隐私?

(3)谈谈我们应怎样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届天津津南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