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A . 章鱼 B . 带鱼 C . 鲸鱼 D . 娃娃鱼
2、以下有关动物主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涡虫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B . 沙蚕身体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 C . 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D . 蛔虫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3、东东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做了如下记录,其中符合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的是(    )
A . 体表干燥 B . 背面有刚毛 C . 身体分节 D . 后端离环带较近
4、关于青蛙呼吸器官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终生用鳃,皮肤辅助 B . 终生用肺,皮肤辅助 C . 幼体用肺,皮肤辅助;成体用鳃 D . 幼体用鳃;成体用肺,皮肤辅助
5、下列特征中属于鸟类特有的是(    )
A . 体温恒定 B . 善于飞行 C . 前肢变成翼 D . 产卵繁殖后代
6、犰狳曾是世界杯足球赛吉样物的动物原型,其体温恒定,妊娠期为40-120天,每胎产仔2-4只,由此可推断犰狳属于(    )
A . 鸟类 B . 哺乳动物 C . 爬行动物 D . 两栖动物
7、对蜘蛛结网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 . 激素 B . 经验 C . 环境 D . 遗传物质
8、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进行“绕道取食行为”的探究,得到结果如表,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0

67

6

分析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丙、甲、乙 C . 乙、甲、丙 D . 甲、丙、乙
9、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 蚂蚁群取食 B . 小鸟育维 C . 黑猩猩钓白蚁 D . 母鸡孵蛋
10、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生命活动,甲、乙、丙代表不同生物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甲、乙、丙能构成一条食物链 B . ①②③④可表示同一生理过程 C . ⑤⑥均表示捕食关系 D . 乙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细菌的结构中,常与其致病性有关的是(    )
A . 荚膜 B . 细胞壁 C . 细胞膜 D . 细胞质
12、关于探究实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接种时可使用无菌棉棒 B . 培养基中的牛肉汁是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 C . 彻底灭菌后保持密封状态的培养皿中没有细菌和真菌 D . 接种时均需打开培养皿在空气中暴露5-10分钟
13、酿酒时人们需将混有菌种的酒曲碾成粉末,洒在糯米(主要营养为淀粉)中才能酿出酒。由此推断酒曲中一定含有的微生物是(    )

①曲霉         ②醋酸菌         ③酵母菌       ④苏云金杆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下列微生物中,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豆科植物所需氮肥的是(    )
A . 根瘤菌 B . 白僵菌 C . 链球菌 D . 大肠杆菌
15、制作酸奶时,会导致发酵失败的操作是(    )

图片_x0020_132148000

A . A B . B C . C D . D
16、以下有关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寄生在活细胞中 B . 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 C . 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 D . 利用寄生活细胞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
17、图为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时所做实验,当时他能得到的结论是:引起正常烟叶患病的是(     )

A . 细菌 B . 口蹄疫病毒 C . 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 D . 烟草花叶病毒
18、在被子植物分类中,往往作为重要分类依据的是(     )
A . 根、茎、叶 B . 根、叶、花 C . 茎、叶、果实 D . 花、果实、种子
19、表与图所示关系不相符的选项是(    )

选项

A

分类单位

B

运动器官

C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D

运动方式

跳跃

飞行

A . A B . B C . C D . D
2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颁布相应法律和文件 C .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 . 将濒危物种移入相应机构进行特殊保护
21、以下属于我国珍稀爬行动物的是(    )
A . 朱鹮 B . 扬子鳄 C . 金丝猴 D . 长臂猿
22、表中生物的生理活动,与图中曲线变化趋势相符的选项是(    )

选项

生理活动

x

y

A

破伤风杆菌繁殖

繁殖速度

耗氧量

B

酵母菌酿酒

时间

容器内的氧含量

C

乳酸菌发酵

氧气浓度

产乳酸量

D

青蛙呼吸

一定环境温度

耗氧量

A . A B . B C . C D . D
23、随着警报声响起,防震减灾演练开始了:同学们迅速蹲下就近躲避,一手抱头一手抓住桌腿,随后有序撤离……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小题:
(1)下图为运动产生的流程图,骨所处的位置是( )

警报声→刺激①系统→②收缩→牵引③→绕④活动→产生运动

(1)
A . B . C . D .
(2)参与“蹲下”这一动作的主要关节是(     ) (2)
A . 膝关节 B . 肩关节 C . 腕关节 D . 肘关节
(3)完成“抱头”这一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3)
A . 收缩,收缩 B . 舒张,舒张 C . 收缩,舒张 D . 舒张,收缩

二、综合题(共7小题)

1、提起法布尔的《昆虫记》,你或许会想起“迁徙的蜘蛛”、“会唱歌的蟋蟀”、还有“勤劳的蜜蜂”等十分有趣的故事……请回答:
(1)法布尔记录的动物体内均无脊柱,在分类上属于      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2)蟋蟀唱歌是为了吸引异性,此时起信息传递作用的是      
(3)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2、图是悦悦学习细菌后画的思维导图,请将序号部分缺少的相应内容填写完整。

(1)①      
(2)②      
(3)③      
(4)④      
3、漳州美食万万千,且听我来慢慢言:东山小管(小鱿鱼)出水鲜,叫板云霄血蚶绵,虾兵蟹将轮番上,东厦青蟹冲在前,诏安牛羊下火锅,寒冬腊月暖心窝,烧鹅煎鸡味道赞,鲈鱼河豚食界传……请回答:
(1)血蚶依靠肉质的      运动,它的贝壳由      分泌形成。
(2)虾、蟹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韧的      
(3)与你相比,牛、羊没有      齿。
(4)上述动物中恒温动物有      ;能用鳃呼吸的脊椎动物是      。(只举一例)
4、结合漫画图中的对话回答:

(1)对话内容中属于抗生素的是      ,它由图中的      产生。
(2)病毒B与其他两类生物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      结构,病毒B在分类上属于细菌病毒,也称      
(3)图中青霉的话欠妥当,原因是      
5、回顾“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结合图回答:

(1)该实验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 (1)
A . 解剖针 B . 镊子 C . 毛笔 D . 放大镜
(2)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选填“甲”或“乙”)。
(3)甲细胞内被染色的有淀粉粒和      (填序号),此时它正进行      生殖。
(4)生活中参与制作馒头的是      (选填“甲”或“乙”)。
(5)乙生长所需营养通过结构      吸收,它的颜色实际上是      的颜色。(填序号)
6、松露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大多深埋在地下一米左右;主要在橡树、松树等根部着丝生长,它们的菌丝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输送给植物的根须,但必需靠植物提供有杌物生活。寻找松露时,传统“猎人”身上都有一本传家藏宝图,记录着曾经找到松露的地点、时间等,以便再次寻找松露;现在则大多改用受过专业训练的狗,通过气味的识别来寻找松露。请回答:
(1)松露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2)松露与橡树、松树之间的关系属于      
(3)“狗寻找松露”从获得途径看属于      行为。
(4)请根据松露的生长与繁殖特点解释“松露猎人”利用藏宝图寻找松露的原因。
7、某同学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有氧时要少得多”,设置了如下两套相同装置(如图)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打开阀门,向甲持续通入足量的氮气(不影响酵母菌活性以及BTB的变色,并将原有空气排净),乙则通入与氮气等量的氧气。

②关闭阀门和进气口,在同一温暖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再次打开进气口和阀门,向甲、乙中同时匀速通入氮气,观察BTB溶液颜色变化。

(注: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变色越快)

(1)该实验的变量是      
(2)A、C所用的培养液中,应保证菌种和配方等量且      
(3)放置温暖环境中是为酵母菌提供      
(4)实验步骤中有一处不妥,请改正      
(5)甲第一次通入足量氮气的目的是为了形成      环境,与第二次通入氮气的目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
(6)步骤完善后,得出的结论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有氧时要少的多”,则步骤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7)实验中的BTB也可用      替代,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共1小题)

1、繁殖期的雄棘鱼腹部由银色变为红色,会袭击到它领域的雄棘鱼。若银白色的雌棘鱼靠近,它会跳“之”字形的舞蹈进行求爱并带雌棘鱼进入自己的巢穴产卵。明明同学想探究雄棘鱼在繁殖期间的一些行为,多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玻璃缸里放一条处于繁殖期的活雄棘鱼,并将不同棘鱼模型依次吊进玻璃缸中相同的时间,记下雄棘鱼对不同棘鱼模型的攻击次数(针对雄棘鱼模型)以及求爱次数(针对雌棘鱼模型),数据经处理后绘成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

(1)棘鱼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1)
A . 正确 B . 错误
(2)红色的雄棘鱼模型会引起雄棘鱼的攻击。 (2)
A . 正确 B . 错误
(3)银色平腹雌棘鱼模型最易激起异性求爱。 (3)
A . 正确 B . 错误
(4)若同为圆腹雌棘鱼模型,则红色个体较银色个体更容易获得求爱。 (4)
A . 正确 B . 错误
(5)实验可证明体色和体型都会影响雄棘鱼的繁殖行为。 (5)
A . 正确 B . 错误

四、资料分析题(共1小题)

1、资料一:云霄漳江口红树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滩涂上生长着秋茄、桐花树、木模、海漆、老鼠勒等5科6属6种红树林植物。2017年11月29日还监测到全球濒危水鸟黑脸琵莺及黑嘴鸥、红脚鹬等国家重点保护水鸟,它们的喙尖而长,便于啄食水中的鱼类。

资料二:互花米草(学名: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原产北美,上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它的疯长正在使大片盐沼植物消失,漳江口红树林也面临它的威胁。

(1)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其所提及的最大分类单位是      
(2)红脚鹬的喙具有      的特点,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互花米草学名中的种加词是      ,它的引入对红树林造成威胁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入侵。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