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巨著的体例是(      )


A . 编年体通史 B . 编年体断代史     C . 纪传体通史  D . 纪传体断代史
2、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 . 古印度文明 B . 古巴比伦文明 C . 古希腊文明 D . 古埃及文明
3、某班级要表演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他们采用的台词最有可能的是( )
A . “你打瞎我的一只眼睛,作为惩罚,我也打瞎你的一只眼睛。” B . “别看我只是一介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 .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4、《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
A . 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 . 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 . 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 . 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5、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 . 百家争鸣 B . 焚书坑儒 C . 独尊儒术 D . 崇儒尚佛
6、中国象棋被誉为“纵横之智慧,浓缩之历史”。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 “楚河汉界”源于秦国某年的历史 B . “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秦始皇 C . “围魏救赵”的战术思想源于战国 D . “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元代
7、某同学要编写一份题为“辉煌的阿拉伯文明”的手抄报。下列素材中适合人选的包括( )

①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②伊德里斯绘制世界地图

③伊斯兰教与《古兰经》    ④拉齐斯写有《医典》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法兰克王同 B . 查理曼帝国 C . 西方古典文明 D . 西欧中世纪
9、马镫见证了中世纪欧亚国家间的文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元前3世纪,中国人已铸造金属马镫 B . 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兵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C . 金属马镫的传播路线:中国→萨珊波斯人→突厥人→北欧、西欧→东欧、东罗马帝国 D . 战国时期的骑兵马具中已经出现马镫
10、“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体现了( )
A . 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 . 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C . 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 . 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11、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对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 . a、b两朝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 B . c、d两朝都有开创性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C . b朝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关系融洽 D . 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释兵权”措施,增强了北宋军力
12、下面是我同古代不同时期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一览表,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朝代

南方地区(长江流域)

北方地区(黄河流域)

人口(万户)

占有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有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

19.8%

998

80.2%

唐朝

392

43.2%

515

56.8%

北宋

1124

62.9%

662

37.1%

①唐朝以前南方人口少,经济重心在北方      ②北宋时南方人口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③北宋时南方农业的发展是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文明之路》.寻找西方文明的源头,见证地中海文明的辉煌。

【第一集】《光荣属于希腊》

材料一:如下图

【第二集】《伟大属于罗马》

材料二:历史学家耶林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进步、科学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的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第三集】《中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1)请用事实说明材料一图中两位人物代表光荣属于希腊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请你分别谈谈对罗马第一次和第三次征服世界的认识。
(3)材料三中“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一一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中国的政治体制创新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那是开始于公元646年的一次国家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就是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

(1)请列举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根据材料一概括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2)说说唐朝和元朝在政治体制方面各有怎样的创新与发展,并依据材料二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3)请问材料三中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列举其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材料二:·…“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东西方和平合作、开放包客、互学互鉴、文化往来。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摘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材料三: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宋代的科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凿空之旅”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例举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互学互鉴”的两例史实。
(3)请运用史实印证材料三中李约瑟博士观点的正确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江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