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城南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3小题)
1、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 . 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 . 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 .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或熊蜂
D .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2、“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
A . 输卵管、子宫
B . 卵巢、子宫
C . 子宫、子宫
D . 输卵管、输卵管
3、下列微生物能酿酒,制作面包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关于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
A .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 . 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 . 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5、下列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用块茎繁殖马铃薯
B . 用嫁接法繁殖龙爪槐
C . 用扦插法繁殖秋海棠
D . 用种子繁殖向日葵
6、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多来,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 )
A . 不能产生卵细胞
B . 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C . 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D . 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7、嫁接时,为确保成活,应使接穗与砧木的哪一部分紧密地结合( )
A . 木质部
B . 韧皮部
C . 形成层
D . 茎的中轴
8、小明常背单肩书包造成双肩发育不平衡,这是因为小明此时骨的特点是( )
A . 有机物含量不到1/3
B . 有机物含量超过1/3
C . 有机物和无机物相等
D . 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
9、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 .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都会形成等级
D .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10、骑自行车属于有氧运动,绕东昌湖自行车道为自行车运动提供了便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蹬车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 . 蹬车时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
C . 完成蹬车动作时,相关的骨起到动力作用
D . 骨骼肌受到刺激,牵引骨绕关节运动,完成蹬车动作
11、当我们在翻书时,需完成手腕的翻转动作。下列关于翻书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由多块骨骼肌共同协调完成
B . 只有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参与
C .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 . 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
12、一项关于“跑步真的伤膝盖吗?”的大数据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被调查的人群 | 适度跑步者 | 久坐者 | 职业竞技跑步运动员 |
关节炎发病率 | 3.5% | 10.2% | 13.3% |
A . 久坐有利于人体关节发育
B . 适度跑步会降低关节的灵活性
C . 过度运动会提高关节的牢固性
D . 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13、发育时期,骨的长粗是由于( )
A . 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
B .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组织
C . 骨膜内的骨髓细胞不断产生骨组织
D . 骨密质里的骨细胞不断产生骨组织
14、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端起水杯喝水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C . 一块骨骼肌就可独立完成某个动作
D . 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15、2018年5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蜜蜂日”。全球农产品总产量有35%需要蜜蜂粉实现。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B . 蜜蜂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 . 蜜蜂与果蝇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蜜蜂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6、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丛林观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 . 小鸟喂鱼
B . 机器人学弹琴
C . 老马识途
D . 蜘蛛结网
17、足癣(人称“脚气病”或“烂趾丫”)是由下列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
A . 细菌
B . 真菌
C . 放线菌
D . 病毒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泥说的是( )
A . 植物的呼吸作用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动物的捕食行为
D .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9、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也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人迹罕至,没有消费者
B . 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C . 缺少微生物(细菌真菌)分解者
D . 废物利用或研究需要
20、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大力推广建造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 .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 乳酸菌
C . 甲烷菌
D . 根瘤菌
21、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 )
A . 昆虫
B . 病毒
C . 细菌
D . 真菌
22、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B . 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C . 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23、针对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学生展开了相关生物学知识大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蜕皮现象
B . 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
C . 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
D . 蝉、螳螂和黄雀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不需要交流信息。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食物链“水稻→稻飞虱→青蛙”中,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青蛙体内浓度最高。
A . 正确
B . 错误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A . 正确
B . 错误
4、若虫与成虫相比只是身体较小。
A . 正确
B . 错误
5、食品的腐败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A . 正确
B . 错误
6、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在于保护对人类有利的动物,彻底消灭有害动物。
A . 正确
B . 错误
7、既保护动物又保护其生活环境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A . 正确
B . 错误
8、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一定是身体弱小的动物,它们生存能力弱,群体生活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A . 正确
B . 错误
9、静止不动的动物不具备动物的行为。
A . 正确
B . 错误
10、猫头鹰昼伏夜出属于取食行为。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3小题)
1、教育部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引体向上(男)、立定跳远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根据下图联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内写数字)
(1)图一所示,骨骼肌是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乳白色的 (填写结构名称)构成。
(2)图二所示,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膝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的结构是[ ] 。
(3)图三中,将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牵引身体向上运动。
2、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图是怀化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稻农在一些地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最终被土壤中的 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回归到大自然中,再被水稻吸收利用。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具有 作用。
(3)漫步田间地头,看稻浪翻滚,听蛙鸣蝉叫,这是多么美妙的诗情画意!可你知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蛙鸣的生物学意义是 。
3、为引导同学们体会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蒸馒头、做酸奶的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问题。
(1)蒸馒头时需要用到 菌,这是一类 (填“细菌”或“真菌”)。揉好的面团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段时间。蒸熟的馒头松软多空,是因为发酵时产生的 气体在面团中形成了许多小孔。
(2)制作酸奶时用到乳酸菌,它和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 。把新鲜的牛奶与糖混合后,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酸奶,放置一段时间。乳酸菌需要在 环境(填“有氧”或“无氧”)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