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115 B . 49 C . 66 D . 164
2、小明同学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B . 反应速率不变 C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 .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3、下列是描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 氯酸钾是白色固体 B . 铁块热胀冷缩 C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铝丝能弯曲
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 排空气法收集不到C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 B .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红磷过量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蔗糖溶解 B . 滴水成冰 C . 花香四溢 D . 铁器生锈
6、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
A . 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 B . 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 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 . 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
7、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 . 铁单质 B . 铁元素 C . 四氧化三铁 D . 铁原子
8、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 50 mL酒精与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 . 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熄灭酒精灯 B . 图片_x0020_100002 称量固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过滤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滴加液体
10、小茗同学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生成了红色物质。就小茗同学的观点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观察 B . 进行试验 C . 猜想假设 D . 得出结论
11、如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铝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3 B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 . 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电子变成Al+3 D . 铝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3价
12、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图片_x0020_100006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④③②
13、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 . 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 . 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 . 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 .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B . 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C . 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 .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6、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2125730266

A . 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 B . 分子和原子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D . 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氮原子      
(2)2个硝酸分子      
(3)氦气      
(4)氧化亚铁      
(5)2个氨分子      
(6)硫酸铵      
(7)2个铁离子      
(8)标出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9)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利用了活性炭的      
(3)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       。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茗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图片_x0020_100011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小茗同学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注射器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或“<”)2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5)实验中的一些原因或者装置本身可能导致实验失败,请列举一条: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教材中“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问题)氧化铜 能不能作过氧化氢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呢?

(猜想)      

(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常温下,在试管中加入 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没有复燃

常温下 分解速率非常缓慢,放出很少量氧气

实验二

常温下,在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uO,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有较多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过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充实验。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 少量 的质量;

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③对比反应前后CuO的质量。

(讨论)如果      ,则说明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小茗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实验,以验证      

(实验结论)CuO能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CuO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拓展探究)同种催化剂,你还知道那些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假设:      。方案: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能形成多种含氮的物质,如 、NO、 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六种含氮物质按氮元素化合价从高到低排列      
(2)硝酸钾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请计算二氧化氮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