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三十四中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气候很恶劣,特别是与沿海相比昼夜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A . 热景
B . 比热容
C . 密度
D . 内能
2、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当电压U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 当电流I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R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C . 通过导体的电流若为零,电阻也为零
D . 即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电阻也不为零
3、下面是小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B .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C . 磁体具有指向性
D .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4、一瓶煤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煤油( )
A . 比热容和热值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 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C . 热值和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 . 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5、我国是全世界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关于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 . 听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 . 作振动用的电动机利用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 . 手机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对别的磁体造成影响
6、下面是小华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电路进行观察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 . 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 . 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 . 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7、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 . 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 . 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 . 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 . 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8、如图所示家用电能表的盘面.当只接入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min内电能表的转盘转了25转.则该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 )
A . 15W
B . 600W
C . 300W
D . 3kW
9、老师要求同学们设计一种具有冷风、热风两种功能,并且不吹风就不能发热的电吹风电路,在图中所示的电路设计中(
表示电热丝,
表示电动机)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10、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电源电压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分别是( )
A . 4.5V 1.8W
B . 2.5V 1.0W
C . 4.5V 1.0W
D . 2.0V 0.8W
1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 .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 .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1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缸内气体内能发生改变;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饮料的内能发生改变 。
2、走进花房就会有香气扑鼻的现象,说明了 ,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3、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V,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为 V.
4、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金属块的质量之比是2:1,降低相同的温度后,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之比是 ,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5、用带电体去靠近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带电体,其原因是 ;被吸的纸屑有些很快又被弹开,其原因是 。
6、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2A”,乙标有“20Ω 0.5A”. 如将它们串联起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如将它们并联,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 V 。
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8V,则灯L1两端的电压为 V,灯L2两端的电压为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
请利用图中给出的信息,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小磁针的S极,并用箭头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2、
请完成图中电路的连接,使其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3、如图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
(1)图(a)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
(2)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说明
(3)图c可用来演示 .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
(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
②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③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名称 | 实验次数 | 液体质量 m/g | 液体初温 t1/℃ | 液体末温 t2/℃ | 升高的温度 t2﹣t1/℃ | 通电时间 t/min |
水 | 1 | 100 | 20 | 38 | 18 | 4 |
2 | 100 | 20 | 56 | 36 | 8 | |
煤油 | 3 | 100 | 20 | 29 | 9 | 1 |
4 | 100 | 20 | 56 | 36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