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0.1m/s B . 1m/s C . 10m/s D . 100m/s
2、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 B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 . 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 . 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 . 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如图是考察探险队乘坐的橡皮船,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长江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B . 以橡皮船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C . 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D . 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船是运动的
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前2s内,小华跑较快 D .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 .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8、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结冰﹣凝固  吸热 B . 雾生成﹣液化  放热 C . 露产生﹣汽化  吸热 D . 霜形成﹣升华  放热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说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

A . 景区喷雾 B . 人造雪景 C . 撒盐融雪 D . 人工降雨
10、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 B .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 C .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手的影子的形成 B . 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 . 看到水中的硬币 D . 透过树丛的光束
12、把一瓶矿泉水放在物理课本上,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光学设备中,成像情况与它相同的是(  )

A . 放大镜 B . 投影仪 C . 照相机 D . 近视眼镜
13、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①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

A . 偏大 B . 无偏差 C . 偏小 D . 无法确定
14、在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处有如图甲的标志牌,当小明乘坐旅游大巴经过如图乙的标志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志牌上的数字“100”表示的意思是大巴匀速行驶速度是100km/h B .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这辆旅游大巴到达南京至少需要2.4h C .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 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他选择了地面为参照物 D . 如果小明乘坐的是小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多可提前24min到达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 . 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 . 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16、小霖同学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 . 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C .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 .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1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 3:4 B . 4:3 C . 2:1 D . 1:2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如图,跳伞员从3600m高空跳下,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开始减速下降,若跳伞员看到地面“迎面扑来”,则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从跳下到落地用时200s,则其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m/s.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降落伞,这是因为光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的缘故.

2、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吹口琴时,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起,改变了声音的       ,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口琴、二胡的声音,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他们的       不同.

3、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       、后       (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        ℃.

4、如图甲所示,是李辉“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在BC段处于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5、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       的缘故,当井中灌满水时,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在水面上要发生折射,青蛙的观察范围       ,根据折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大致的光线传播路径,确定青蛙的视野范围.       

6、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        cm3 , 此液体的密度是         kg/m3 . 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的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特快T31

车次

特快T32

北京→杭州

北京起/km

站名

杭州→北京

15:50

0

北京

13:20

20:21

20:29

497

济南

8:41

8:33

1:16

1:24

979

蚌埠

3:54

3:46

5:45

5:53

1458

上海西

23:24

23:16

7:50

1600

杭州

21:20

(1)T31全程运动的时间         ;

(2)列车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         km/h.

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图甲和乙分别是一、二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组.(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       (前/时)出现的情景.(3)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       ;当温度接近90℃时,三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通过实验观察到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5

87

89

92

94

96

97

98

98

98

(3)有时实验时烧杯上覆盖硬纸板,其目的是       


9、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方房屋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如图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3)拿走白板,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样的不便影响?​       

2、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的实像 。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       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3、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

(1)

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kg/m3

        

30

40

10

        

(2)若在测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       ,才能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 。

(3)在测量过程中,小勇若按照BCA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量的密度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质量是7.9千克的铁球,体积1.5×1033 , 空心处的体积是多少?若在空心处住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少?(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2、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克,放入一合金块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克,取出合金块后总质量为300克,求合金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