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 )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1)0.8g/cm3= kg/m3;
(2)360km/h= m/s.
甲: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
(2) 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 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 不同.
(1)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
(2)该实验若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实验小组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4)如图丙所示是小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5)在第2min该物质处于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2)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 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如图所示,请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高速公路上往太原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甲地时,看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司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乙地到太原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四、作图题(共2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