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一节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所需的品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杂交后的个体基因发生了突变
B . 杂交技术不会改变原有的遗传物质,但获得的个体形状是不能遗传的
C . 杂交个体的生活力、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形态大小等方面明显优于杂交双亲的现象
D . 杂交后的个体,具有了很强的变异性,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2、克隆技术的原理是()
A . 细胞的全能性
B . 细胞的相似性
C . 动物细胞的易繁殖、分化速度快。
D .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下列有关微型繁殖技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是一种有性繁殖方式。
B . 是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
C . 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
D . 产生的个体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4、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含义,正确的是()
A . 每个生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B . 生物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该个体的全部功能
C . 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 .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经过产生、分裂、生长、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5、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 . 快速繁殖
B . 生产新品种
C . 生产生物碱
D . 生产白细胞介素-2
6、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 .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 .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 .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 . 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7、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
⑤再分化⑥植物体
A . ①④③⑤②⑥
B . ①④③②⑤⑥
C . ①⑤④③②⑥
D . ⑥①④③⑤②
8、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 . 培养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 . 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 .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9、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①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②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③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④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①污染主要不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②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③调节培养基pH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④调节培养温度不能解决污染问题.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0、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B . 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C . 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细胞核的遗传物质
D .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获得细胞产品
11、若获得脱毒苗,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哪一部分组织()
A . 叶
B . 花粉
C . 根
D . 茎尖
12、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A . 形成层细胞
B . 韧皮部细胞
C . 木质部细胞
D . 叶肉细胞
13、让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与Aabb的小麦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后代基因型有几种()
A . 16
B . 9
C . 6
D . 4
14、诱变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 . 染色体变异
B . 基因连锁互换
C . 基因突变
D . 基因自由组合
15、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根据自由组合规律,子一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子一代个体总数的比例为()
A .
B .
C .
D .




16、现让黄色园粒和黄色皱粒两种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若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则后代出现双隐性个体的几率是()
A .
B .
C .
D .




17、纯种黄皱豌豆与纯种绿圆豌豆杂交,从理论上分析,F2中纯合体与新表现类型杂合体的数目之比为()
A . 1
B .
C .
D .



18、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的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依次是()
①无性生殖②有性生殖③组织培养.
①无性生殖②有性生殖③组织培养.
A . ①③②
B . ②③①
C . ③①②
D . ①②③
19、在人工种子中,非人工部分是()
A . 胶囊
B . 胚乳
C . 胚状体
D . 种皮
20、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通过科学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
B . 种皮能够自我生成
C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胚状体,再包上人造种皮获得的种子
D . 人工种子发芽率低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设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为高杆(D易倒伏)、能抗锈病T),另一个是矮秆(d,抗倒伏)、易染锈病(t)。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分别用杂交育种法和单倍体育种法来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a过程为 ,b过程为 .
(2)F2理想的基因型是 ,它在F2代抗倒、抗锈个体中占 ;c过程为 ,理想的配子基因型为 .
(3)e过程指 .
(4)g过程是指 .
(5)对比上述两种育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 .
2、桃子果肉的黄色与白色、有毛与光滑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R、r和T、t控制),它们独立遗传,对三个品系的桃树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①白肉毛桃A×黄肉滑桃A59黄肉毛桃49白肉毛桃
②黄肉滑桃A×黄肉滑桃B57黄肉滑桃
③白肉毛桃A×黄肉滑桃B58黄肉毛桃
(1)实验组可确定黄肉对白肉显性,确定滑桃,毛桃显隐性关系的实验组包括 。
(2)亲本中白肉毛桃A的基因型为 。
(3)如果用黄肉滑桃A自交,后代出现杂合体的几率为 。
3、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 。
(2)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
4、是某生命科学研究院利用玉米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科学实验。请认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B株幼苗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B→C),发育成植株D,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E→F),又发育成为F植株。
①从生殖方式上分析,B→D属于生殖。
②从细胞分裂方式上分析,B→D→E→F过程中分别发生了(分裂类型)。
③从遗传特点上分析,D和F性状表现的特点是。
(2)①、②是将纯种黄色玉米种子搭载飞船进行失重和宇宙射线处理。③是从太空返回的玉米种子种植后的高大植株,④是③自花受粉所结的果穗,其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红粒性状。那么,这种性状的出现是 结构改变引起的,属于
5、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种子一样萌发、生长、长成植株。人工种子的核心部件是被外层物包埋的具有类似种子胚功能的胚状体。胚状体不同于一般的种胚,是由非合子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胚的结构物,所以,又称“体细胞胚”或“花粉胚”。胚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胚胎发育过程形成植株。胚状体可从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中得到,也可通过试管培养的愈伤组织、花粉或胚囊获得。将胚状体包埋在一个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便成了所谓的“人工种子”。我国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在烟草、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上诱导出了胚状体。各国正着手将人工种子推向商品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胚状体是 的产物(填生殖方式)。培养胚状体利用了 这一项生物技术。
(2)状体的胶质可看做是种子的哪部分? 。
(3)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反映了细胞的 性。
(4)由人工种子萌发出的植株是否可育? 。
(5)研究人工种子有何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