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师院附中初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2.36cm B . 2.357cm C . 2.35cm D . 2.4cm
2、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 0.1m/s B . 1m/s C . 10m/s D . 100m/s
3、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 .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 .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 . 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4、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  )

A . B . C . D . 路面
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6、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 .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 .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7、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频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9、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 .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

2、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 ,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54km/h=        m/s.

3、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       ②       

4、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5、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6、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          m.

7、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是         cm;停表的读数为         s.

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圆圈是下车到达A、B、C三处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①该小车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②小车从A到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cm/s(厘米每秒);

③实验前必须练熟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小、不变”)

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尺子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       越大,发出声音的       越大;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选填“大”或“小”).

2、小芳对初二物理《科学之旅》中“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于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她测出了摆球摆动30次所用的时间,进而算出摆球摆动一次所用时间.针对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她提出了以下猜想:A.可能与摆球质量有关;B.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C.可能与摆角的大小有关.

她利用以下器材: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线、一个铁架台、一个秒表、一把刻度尺、一只量角器等,进行了以下四次实验.

次数

摆线长L/m

摆球质量m/g

摆角θ/°

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1

20

3

2

2

1.4

20

3

2.4

3

1.4

20

5

2.4

4

1.4

30

5

2.4


(1)由1、2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填猜想前的字母),结论是       

(2)由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C.

(3)由        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A.

3、某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师院附中初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