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 . 量程3m,分度值1mm
B .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 量程15cm,分度值0.5mm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 路旁的树木
C .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3、如图所示,共有160层,总高828m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大厦内设有56部观光升降机,速度最高达每秒17.4m.在观光电梯从一楼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 相对于乘客来说,地面是静止的
C . 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 .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是静止的
B .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 .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司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D .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A . 9米/秒
B . 12米/秒
C . 4.5米/秒
D . 无法确定
6、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 .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 .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 .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 .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7、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8、某人在一列以60km/h匀速行驶的车厢以一定的速度向火车头方向行走,走完一节车厢所需的时间需10秒钟;若他以相同的速度向车尾方向行走,走完一节车厢所需时间( )
A . 等于10s
B . 大于10s
C . 小于10s
D . 以上都有可能
9、下列几个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 . 教室的高度大约为7m
C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km/h
D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10、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l:2
B . 2:1
C . 2:9
D . 9:2
11、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立即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 . 手吸收了声音
B . 手使车铃停止了震动
C . 手挡住了声音
D . 声音通过手传导到别的地方了
12、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 . 比真实值偏大
B . 比真实值偏小
C . 不受影响
D . 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4、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 . 1米
B . 1分米
C . 1厘米
D . 1毫米
15、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下列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
A . 植树造林,绿化城市
B . 在车辆往来多的道路两侧设立声音屏障
C . 城市规定禁鸣机动车喇叭
D . 人耳戴上防噪声罩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nm= m= μm.
2、“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 的单位.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后两空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3、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两空均选填“A”或“B”),按正确的方法读出木块的边长为 cm.
4、
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 较大.
(2)若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 m/s.
5、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 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准备的测量工具是 和
(2)你认为小车自由下滑时速度怎样变化?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 运动时间 | 平均速度 | |
1 | S1=80cm | t1=2.6S | V1=28.85cm/s |
2 | S2=40cm | t2=1.2S | V2= cm/s |
3 | S3=40cm | t3= S | V3= cm/s |
2、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如图2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是 cm.图3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3、如图所示,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一山洞共用了50s,问该山洞有多长?
4、一辆行驶速度为75km/h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m/s的列车,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