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2、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 . 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C . 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 . 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3、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 红、绿、蓝 B . 红、黄、蓝 C . 红、黄、紫 D . 黄、绿、紫
4、如图所示,凸透镜到报纸的距离为8cm,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10cm         B . 8cm C . 5cm D . 3cm
5、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15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 .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 .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6、如图所示是小民同学制作的眼睛模型,其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内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这应该属于(  )

A . 近视眼模型,应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B . 远视眼模型,应配戴凸透镜矫正视力 C . 眼睛散光模型,应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D . 老花眼模型,应配戴凸透镜矫正视力
7、如图所示,小强用手电筒把光照在自己脸上,小丽手拿透镜和他一起配合,他们在模拟(  )

A . 照相机原理 B . 投影仪原理 C . 放大镜原理 D . 老花镜原理
8、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放大的像.如果把物体放在距透镜8cm处,则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为(  )

A . 放大的实像 B . 缩小的实像 C . 放大的虚像 D . 无法确定
9、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10、今年5月25日,我市部分地区遭受洪水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  )

A . 80g B . 82.4g         C . 77.6g D . 83g
11、对于密度公式ρ=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 物质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1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  )

A .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 .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 . 木头比铁轻一些 D . 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

(多选)如图所示,在学习《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课时,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个放大镜,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小与凸透镜直径相同的字母“P”,并允许同学们任意调整距离,则大家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 B . C . D .
2、(多选)在用托盘天平测定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为了使衡量平衡,可以(  )

A . 添减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B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 C . 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D . 调换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
3、(多选)下列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 cm B . 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cm3 C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 kg D . 人体的平均密度略大于1kg/m3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人用磨成球形的冰对着太阳光来“取火”,这个冰球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2、

如图所示,甲是       的工作原理图,乙是       的工作原理图.

3、如图所示中       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4、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       ,与物体的       、       、所处的       和温度的变化等无关.

5、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4.2kg=        g

(2)300mL=        m3

(3)2.7g/m3       kg/m3

6、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       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五、实验题(共5小题)

1、小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5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2倍焦距点.

(1)把烛焰放在       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把烛焰放在        点上,所成实像离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4)把烛焰放在        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5)当把烛焰从a移到d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用托盘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时:

(1)应把天平放在       台上,把       放在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       ,使横梁平衡.

(2)把一小块矿石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里,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当放入一个最小砝码时,看到指针指在标尺上的右侧位置,此时应       ,直到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处.

(3)在用天平测矿石时,如果所用砝码上沾有油污、灰尘等杂志,那么砝码的质量将比原来       (选填“增加”或“减小”),测量结果将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一个瓶子能盛1kg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的食用油?(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103kg/m3

4、一质量为54g,体积为20cm3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是哪一种金属?当截去5cm3后,剩下的金属块密度为多少?

5、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初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