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6小题)

1、按原文填空

弈秋,      。使弈秋诲      ,其一人      ,惟弈秋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            ,虽      ,弗若之矣。为是      ?曰:      

2、翻译句子。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②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看拼音,写词语。

hóng hú

gōng zhuó

pán  yú

cāng liáng

tàn  tāng

      

      

      

      

      

4、解释划线的字。

①今夫之为数,小也。   弈:            数:      

②不专心致志 , 则不得也。   致志:          不得      

③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 。  辩斗:           故:      

④我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          日中:      

5、比一比,再组词。

             探            辩            盂      

             深            辨            孟      

6、《两小儿辩日》这则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
A . 世界是复杂的,有许多现象人们是无法解释的 B . 孔子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 C .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越人种稻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泻水种黍,弗对,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1)解释下列字

盖:      

鄙:      

兵:      

偿:      

(2)翻译最后一段     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3)文章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

(4)这两个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5)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2、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
(1)按原文填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       ,问       。

    一儿曰:“       ,而       。”

    一儿以       ,而       。

    一儿曰:“       ,及日中       ,此不为       ?”

    一儿曰:“       ,及其日中       ,此不为       ?”

    孔子不能       。两小儿笑曰:“       ?”

(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如果天空中没有“鸿鹄将至”,那么,那个学弈之人也能专心致志学弈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