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组第6课《北京的春节》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6小题)
guī ju | zhǎn lǎn | mì jiàn | bào zhú | tōng xiāo | jiàn duàn |
|
|
|
|
|
|
wán shuǎ | xián shú | biān pào | zá bàn | áo tāng | jié rán bù tóng |
|
|
|
|
|
|
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
泡腊八蒜,为过年吃饺子用。
买杂拌、爆竹、各种玩意儿,准备过年。
孩子们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还能买到新年特有的玩具。
大扫除一次,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七 八 张 结 象 新
灯火 日夜 万不
①按照老北京的 ,腊八要喝 。
②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 ,到处飘着 的香味。
③元宵节是农历的 。
④到了元宵节,人们除了看灯,还会吃 。
暖 闹 耍 玻 技
缓 闯 要 坡 枝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五月的槐乡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 灌)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往嘴里(赛 塞)上一把,甜滋滋、香喷喷的……
①ABB式:白莎莎
②AABB式:山山洼洼
(跨 挎) 走 (浸 侵) 在
小 (罐 灌) (赛 塞) 上一把
①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
②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
③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
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若 ,就 ;若 ,就 。
多彩的腊月民俗
腊八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粥中有大米、小米、芸豆、小豆等多种粮食和小枣、栗子等多种干果。喝腊八粥,既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五谷丰登,又反映了老百姓盼望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当然,“腊八”由来已久,里面也杂有某些迷信因素。
灶日 腊月二十三是灶日,又称“小年”。流行着祭灶的风俗。相传,帝的孙子叫黎,负责管火,以后被封为灶神。二十三那天把灶神送上天,到初一的五更天再接回来,人们希望灶神到天上去多说好话,故在二十三这天,人们要吃又甜又黏嘴的糖瓜。
守岁 从晋代开始,我国就有了除夕守岁的记载。大年三十,人们通宵达旦迎新春。剪窗花、贴年画、写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家家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
下面的字能组成多少词语?写一写。
①保留:
②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