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杨氏之子》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达标(共7小题)

1、读课文《杨氏之子》,解释句子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比一比,组词语。

      

      

      

      

      

      

      

      

3、我能写词语。

liáng guó

ēn huì

jiā qín

zào yì

shèn zhì

      

      

      

      

      

4、课文《杨氏之子》内容我知道

①本文选自南朝            ,这是一部主要记载      的小说。

②本文反映了孩子      的特点。

5、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1)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诣:      

乃:      

(2)孔指以

示:      

曰: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      

闻:      

6、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7、根据《杨氏之子》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可多选)
A . “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 B . 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 C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 D . “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应该读yìng。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孔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孔君平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孔      曰:“      。”儿应声答曰:“      。”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②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

③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④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⑤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

(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太丘舍      

②相而去      

③下车      

④甚聪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版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0课《杨氏之子》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