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螳螂捕蝉》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6小题)

1、写出近义词。

议论—             召集—             准备—                执意—      

2、形近字组词。

                 供                  待      

                 拱                  侍      

3、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A失去生命      B不顾性命      C表示坚决     D不活动,不灵活 
①吴王已住下了命令,怎么办呢?      
②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他”。      
③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水。      
④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战。      
4、看拼音,写词语。

háo bú jiè yì

bǐnɡ bào

 huò huàn

zhuó shí

zhū hóu

      

      

      

      

      

5、填空。

①本文讲一位少年以“            ”的故事,告诫吴王,并使吴王消了      的念头。少年讲的故事与“            ”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很相近。

②《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还有:      

6、下列人物、朝代、作品、名句匹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杜甫—唐朝—《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 李煜—南宋—《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 白居易—唐朝—《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D . 王安石—北宋—《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阅读课文《螳螂捕蝉》,回答问题。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2)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3)大臣和少年的话产生了不同是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

(4)仔细阅读这两段话,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

(5)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带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2)填空。

①这是一篇      故事,故事发生在      时的      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      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      的人。

(3)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完成写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自然之道无处不在,一个个奇妙而有趣的疑问在召唤我们去探索和解决。请你以“我的发现”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10《螳螂捕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