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五)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1、用“沉”字组词填空。

    李大钊同志不幸被捕,全家人心情十分      。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面前      镇定,有时据理力争,有时用      进行无声的反抗。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被害,人们万分      

2、读拼音,写词语。

kāi záo

mù biāo

fén shāo

yán jùn

      

      

      

      

mó ɡuǐ

yòu zhì

chè dǐ

yā pò

      

      

      

      

3、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ìng)    勉(qiáng)    量(jǐn)     追会(dào)
B . 山(yān)    剥(xuē)       食(huò)    被日(nàn)
C . 衣(jiá)     旺(xìng)    粗(cāo)    奄一息(yān)
D . 料(tiáo)   时(zhàn)    仰(zhān)   可能(jìn)
4、查字典填空。

“迁”字是      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迁移;②转变;③调动官职。在“时过境迁”中,“迁”的意思应选      。“升迁”中“迁”的意思应选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给所填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喜出      外        

A.希望,意料    B.看,往述外看    C.声望,名誉

(2)死得其             

A.地方,处所   B. 兼词   C.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

(3)人      有一死       

A.结实、实园  B.坚决地,坚定地   C.本来,原来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2)我们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3)为了避免党组织 不再 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4)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改为转述句)
7、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自古以来,有许多光照千古的爱国名句。如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       ,或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      。”
(2)“良药苦口利于病,      ”,老师的告诫虽然过激了点,但这会让你终身受用啊。
(3)待他学成归来,母亲已长眠于地下,“树欲静而             。”这将成为他今生最大的遗憾。
(4)《石灰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作者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一句是:      

二、阅读与欣赏(共2小题)

1、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回兴旺起来的。

(1)请用横线划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2)读句子,理解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

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      。     彻底:      

②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重(轻)于:      

(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      ;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举例哪些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的?      
(4)请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5)为了说明“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文章举了什么例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2、开心阅读。

_____________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

     “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书如命:      

经久不衰             

(2)你能写几个像“嗜书如命”这样的四字词语吗?

                                                  

(3)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括号内。
(4)用波浪线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5)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6)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三、习作与表达。(共1小题)

1、题目: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心愿,就像一粒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始终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语句通顺、表达清楚,45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