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三)第8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1、默写《登鹳雀楼》

                        

2、白日山尽   (  )

A . 依靠 B . 同意 C . 按照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A . 站得高,看得远 B . 功夫不负有心人
4、选一选。

“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指()。

A . 傍晚的太阳 B . 中午的太阳 C . 早晨的太阳
5、比一比,再组词。

        尽         衣        

         近        依       

6、看拼音,写词语。

lóu  céng

huǒ lú

shān chuān

guà zài

jìn tóu

      

      

      

      

      

7、填空。

①“烟”字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

②“照”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

③“楼”共      笔,第十一笔是      ,部首是      

8、课文整体梳理。
(1)《望庐山瀑布》是      朝诗人      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      时写的。我还知道《      》也是他写的。
(2)《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著名诗人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      ,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      

二、诗歌鉴赏(共3小题)

1、课外阅读。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2、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前两句是诗人所       ,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

(2)后两句是诗人所       ,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重点段落品析。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横线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3)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紫烟

②遥看

2、我知道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飞流直下三千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三)第8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